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第一次喝普洱茶喝的是普洱熟茶,因为对普洱茶就是听说过,真所以,也就跟茶叶店老板实话实说了,说自己什么都不懂,可是老板以为我蒙他,就给我泡了一泡年代不长的一壶熟茶,出汤之后,他就让我看茶怎么样,我也就认真的看了一下,茶汤微红带黄,非常通透,然后喝了一口,茶汤粘稠顺滑,口腔里有一丝丝的滑润感,非常舒服,我就说了我的感觉,老板说:“你还说什么都不懂,说的就是专业的评茶语嘛。”所以,要想选好茶,先品尝,如果觉得喝的舒服,就可以了,至于什么印,什么青饼,那些故事茶你最好留给喜欢听故事的人。
像我就是到处喝,然后被坑,继续到处喝,又被坑,持续循环会在过程中自己就有所感悟的,好和坏都是相对词,没有喝的那些差的茶,遇到好的茶也就感觉不那么珍惜,基本喝了一阵了,多少对味道有一些记忆了,自然就会在自己手里各渠道进行对比,这时候谁的茶更好自己自然会有判断,然后不断继续寻找,不断淘汰战败者,反正也挺折腾钱的需要有心理准备,一个宗旨,少听故事,多自己喝,故事在好听,喝了难受说啥也没用。
因为从小农村长大,知道植物香气可以代表一些东西,所以,拿到茶的时候,先闻下味道,直觉会告诉我茶叶怎么样,所以,我是凭香气判断的,但我不喝熟普,发酵过,掩盖了茶叶的自然香气,闻不出来,生普是需要转化的,只要茶香正常,直接保存就是了,至于说什么古树茶,大树茶还是野生茶的,我也从不轻易相信,只相信自己的鼻子,剩下的,就让时间去检验吧
我有一个全行业都会攻击我的观点:发酵做的到位的熟茶,不用放太多时间,3-5年就非常好了。因为没有必要。我这种2002年的熟茶不应该当作追求的目标。有就喝喝也还可以。并不能说它品质就一定远超所有2012年的熟茶。反之当时做的有点堆味的茶,可以通过陈放来改善。当然陈放也会使得茶汤更细腻醇厚。
想要快速提升品茶的水平,积累基本的品鉴知识,是一步比较重要的基础,任何事都没有捷径,如果连基本知识都不掌握,就很难往后面继续系统学习,我总结了一个步骤,观干茶→闻干茶香→观汤色→闻挂杯香→品滋味→闻杯底香→看叶底→闻叶底香。
饼形完整,条索清晰,没有涂层或块装,干茶有陈香,无霉味无碱味无异味,茶汤从第一泡醒茶开始,汤色红润透亮,口味无苦无涩,有轻微清甜感,口感顺滑,无不适感,叶底油润,没有明显粉末碎末,一次约8泡以上,这是我了解到的一些基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