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这是我对自己读书多年来的最深、最明了的体会。从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今人的“书籍是人类灵魂进步的阶梯”,无不看出读书的良好作用。读书好处和重要之大的道理人所共知,再加上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会经常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
读后感,读后心得应该是理性的,动脑的,走心的。所以浮皮潦草或简单粗略的流水文还不如不写。可以文字通俗易懂,措辞和逻辑性要合理即可,不用纠结文笔修饰,更要重视的是真实的感受。所以,真挚的抒发内心的情感,既容易打动自己的灵魂,又会感动他人。
读书的方法与阅读习惯人各有异,而读书的领悟能力又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世界观,知识结构有关系。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扩大一下:读书心得应该怎么写?写给谁看?是自我感悟留个记忆还是写给其他群体?什么样的层次与深度的书?
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换句话说,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批评,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动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也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也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来写;更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
每一本书或系列书,至少要三遍以上的阅读后才有一个充分的认知,所以一本书的阅读经历与频次比较重要,能让读者更理性的笔下所感受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