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我们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传统的伟大国家,在我们国家,拥有着非常多,令人痴迷,令人心醉的传统节日,跟传统文化。而今明作为一个寄托哀思,怀念先祖的节日,可以说已经在众多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哪一个人。都知道有这个节日的存在。而且我国为了让人们能记住清明节这个节日也专门设置了休假,放假三天!
在现如今各种洋节充斥的社会。很多中国人都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在很多地方,人们热爱圣诞节,过平安夜,过狂欢节,过西方情人节。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原来中国还有很多美好的节日。重阳,端午,元宵,这些节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明节也成为了一种传承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节不仅仅是一种风俗和仪式。多少年过去了也许人们早已忘记了曾经的崇拜对象和祭祀对象是什么样子。但是人们任然还是年复一年的在过清明节。它已经深深的化为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清明是24节气之一,也是24节气中唯一演变成纪念性的节日。"清明”节气约始于周代(距今约2500多年历史),当时先人根据大自然景象中的气温、降雨、物候等诸方面的变化而发明制定了24节气历法。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就比较强。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着完整文化传承的国度,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人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代代传承着对美好生活、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