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释'四'为'会数也'。许慎认为'四'之'口'像四方,故许多带'四'的复合词都被用以指称周围世界,'如四方、四极、四邻、四郊、四海、四围、四隅、四塞、四镇、四澳、四面、四表、四裔、四战之地、四维空间。
“天地之数”,蕴含“天地交泰”、“阴阳合德”,造化宇宙万物之义。《易·系辞》有“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句,反映了古代汉民族“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
“四”自产生,即具神圣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宇宙观。古人很早就提出了四方上下的“宇合”概念: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
四四方方'中的'方'指正方形状,方形由四边构成,化为象形字,'四'字的外围就是一个密封的四方形,加上里边的'八''字,构成一个完整的'四'字。因而'四'字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全面的概念,也即宇宙的概念。
有四方,就有八位(八卦就就是按这八位排列的),遂有四面八方、四门八阵、四至八到、四通八达等词。在'四方'和'地方'两词中,'四'与'地'皆修饰'方'(地域空间),可见凡地上的事儿,是离不开'四'(包括其倍数'八')的。
世界或宇宙就运动而言,既是象的演化,同时又是数的'演算'。世界万物由阴阳组成,阴阳的不同组合,是可用'数'来概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