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小时候每年至少一遍,已不知多少遍。后来,发现《红楼梦》只能代表人类「天蒙蒙亮」时期的最高水平,现在「天光大亮」(我是说相对的)了,好的理论书层出不穷,俄法的好小说也为数不少,从此再也不舍得把时间集中浪费在一本两本书上了。
维克多·E·弗兰可尔《追寻生命的意义》,讲集中营的,看的那段时间每天内心都很压抑。我记住了这样一句话:人的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的方式。
传播学入门级读物《娱乐至死》,从此不管我看《美丽新世界》《动物农场》,乃至《黑镜》《机器人总动员》都会想到这本书。我们身处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科技就是我们最后的坟墓。
三遍以上大概就是《挪威的森林》这本书了,倒不是说这书有多难懂,内涵有多深。只是一读起来,人就会放松下来,心情出奇的好。作为枕边读物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
《人猿泰山》 看了七八遍吧,哈哈,学生时代从初中开始到大三购买电脑前,几乎每次寒暑假回家都看一遍,只要拿出这本书,说明暑假的到来。
每次读《我与地坛》一次就感觉像和他坐在园子里看着落日,看着落叶,看着往来的行人,看着变化的地坛。去安静地默想,沉默着谛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