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之所以流行,不只是其满满的负能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丧是真实生活的体现,比如垮掉的一代在丧中创作了令人深思的作品,《猜火车》让人在丧中思考生命的意义,《迷雾》让人明白即使在绝望中也不应该失去希望。
我觉得现在是随着年轻人的生活一样的越来越大,承受的精神压力原来越大,更多的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然后就会出现一些负能量的东西,因为生活压力太大,需要一个宣泄的口,然后就由此产生了那些负能量和毒鸡汤。
“丧”并不表示不上进,相反,是因为他们追求欲望和成功不可得。所以,“丧文化”其实年轻人的保护色,让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缓一口气,用自我黑化、矮化的方式自我调侃,宽慰内心。
当前丧文化以流行的方式存在之后,就会像瘟疫一样到处感染。使得一些年轻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大肆渲染,从而使整个社会风气一片颓废。我觉得还是要制止整改的。
切莫把“丧文化”理解为一种极端的、消沉、绝望的心态,其实“丧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自嘲地消解自身负面情绪的方式,是年轻人面对现实的一种撒娇和抱怨。
哪里有消极哪有就有丧,哪里有绝望哪里就有丧,哪里有负能量哪里就有丧。感觉整个社会文化和风气背带的一片阴暗压抑,这是很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状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