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也觉得好奇怪,很感人啊,为什么就不出名呢。这本书和本格推理基本没什么关系了,应该属于东野圭吾很擅长的社会派。当我对书中肉体与意识分离的大脑洞惊叹不已的时候,朋友淡淡地说,那是因为你不看网络小说,如果你看的话,你就会觉得《秘密》里的这种脑洞很平常。
《秘密》是非常温暖的小说,而且因为标签化的问题,很难和东野圭吾联系在一起,更不能成为其代表作了。秘密》很难被归为推理小说,我觉得这本书仍然非常棒,因为看完后的温暖与感动是其他小说中揭破真相时的震撼无法替代的。
看过东野圭吾的自传性的散文,我知道了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和他大其他大多数的书一样,本书是一个开脑洞的结果。圭吾向来有把各种奇思妙想在实际生活中实现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细节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姑且称之为沙盘。
我也特别喜欢《秘密》,如果要说提起东野圭吾,当然首先得提到他的代表作,比如嫌疑人,白夜行什么的,当然看东野的多了,自然也会注意到秘密。而秘密本身也不错,只是跟这些作品比起来不算出名的而已。
在读完书的第二天清晨,我依旧无法理解直子的残忍。11岁到25岁,她成功的离开了平介,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我试图去猜测,她究竟是在什么时刻开始思考这个残酷的方式,但没有答案。
看过很多代表作才看的《秘密》,反而更喜欢这本书,虽然加入反自然的元素,论节奏,故事感也没那么出彩,但就是让人无限回味,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延续直子带来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