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所谓的道德绑架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他人怎么做,甚至胁迫他人怎么做。
问题在于,在我看来,这个“过高的标准”是模糊不清的,多高算过高,根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现实中大量的冲突由此而来:甲请乙帮忙,甲认为自己请求合情合理,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符合道德,而乙认为甲对自己要求太高,直接说甲在“道德绑架",然后就开始互相指责,而都不反思自己,附带还搞坏双方的心情。末了,双方除了告诉自己:以后要更冷漠以及更斤斤计较以外,没获得别的东西,而且之后他们还可能继续这个恶性循环。
因此老实说,我极其讨厌“道德绑架”这个模糊的概念:因为现在界定某行为算不算道德绑架的标准太模糊,十分有利于某些人把一切对他们的批评都说成绑架,从而理直气壮地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自然造成道德底线不断下降(而法律又不可能完全替代道德的作用)。
而且,指责他人道德绑架、认为道德律己不律人的人,其实也很难做到只律己不律人:
公交车上不让座挨骂的人,往往认为自己被绑架了(现在多是年轻人认为自己被中老年人绑架),义愤填膺,说这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做也没啥,你们不能骂我,可要是这些人在恋爱(注意:特指还没结婚时)中被骗了被绿了,骂别人渣男、渣女的时候倒是经常毫不含糊,老实说,没结婚的情况下,你的男/女朋友脚踩几只船并不违法啊,也没有法律规定此时他们有不移情别恋的义务啊,照他们在公交车上维护自己的同一标准,这些人不该骂自己移情别恋的男/女朋友啊。
挺有趣的,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争主导权和话语权而已。个中双标,普遍存在,但是指责他人“道德绑架”的主力军一般不提。
个人对这个模糊的、令我讨厌的概念的观点:
你可以谴责他人某行为不道德,他也可以不听继续如同之前那样行动,也可以反讥你(他的常用说辞就是“道德绑架”)。
如果按这个模糊的概念来界定社会中的现象,可以说,完全没有绑架,就完全没有道德。道德是既律人又律己的,只要在人群中,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评价他人,也会被人评价,然后选择与某人交往还是远离他,对他形成有利的环境,或者他因不道德被孤立。
动手强迫他人违法。
我在生活中,尽量做到避免使用这个概念,不论是说别人还是自己。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上来一个老人,站在一个年轻人的座位旁。过了大概三四分钟。年轻人说:“你可不可以不要站在我旁边,要站就站在黄位子旁边,否则别人都会觉得我不给你让座。”可能你会觉得这个年轻人缺乏“互助精神”,但是这段话能够说出口,就体现了道德绑架确实已经渗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并且见缝插针的作怪。有时,是与非很无力。也许这个年轻人很累很饿,或是由于其他身体原因,确实需要这个位置,他如果没说这句话。那如果车里有哪个“正义朋友”挺身而出,只要这辆车上的人都有着道德绑架的心态,那道德绑架就不会变成道德绑架。之所以用道德绑架来掩饰错误,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很多人支持道德绑架是因为,因为道德绑架即能显示自己会和别人讲道理而且会让别人认识到错误进行道歉,让别人乖乖的听话,让年轻人认为谁弱谁有理
可以在法律面前道德绑架
我大姑妈二姑妈最擅长道德绑架,我大姑妈说我没有考上高中大学就应该嫁给农村人,才能对得起你父母
如果你有钱优秀颜值高才能嫁给有钱人
我二姑妈说了,你是个外人,你没有权利赶我走,这是我的家不是你的家
如果,你给你爸爸50块钱扇我一巴掌,你爸爸肯定不会听你的
还说我没有考上高中大学一辈子是个打工的命
气死的我说,我是我妈生的,我妈是这个家的媳妇,你是嫁出去的 ,我妈是我爸娶来的
我姑妈和我嚷嚷,我爷爷说:你爸爸叫你呢!你快走吧!
我们是人,不是那些圣人,对于那些道德绑架的人来说,他们自己未必都能做得到自己所规定的道德,这只是他们宣泄自己的一种借口,跟以爱国为借口进行砸车打人的事情一样, 宣泄自己的负能量,反正又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这样做了,还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显示自己很圣人,何乐而不为呢?拥有这样的观念的人,大多数人都有弱有理的想法吧!
我个人觉得道德绑架是一种不愿自己损失自身的利益及根本利益情况下,又受到社会及家庭的道德观影响,看不下去违反道德观的事,却又牺牲别人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心理,享受到了自认为做好事的心里成就感,又没有损失,还站着道德的制高点,真是不爽都不行。
觉得自己被道德绑架了的时候大概就是你该照着那样做的时候。当时,举手之劳做就做呗。人都有懒惰或不自觉的时候,有人道德绑架一下也能催人向善。毕竟,道德都是让人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给孕妇病人等让个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