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起,我家里人就叫我练字了。我记得小学时候,周六、周日做的最多的就是练字。爸妈都去上班,留我一人在家,就规定我一天要写多少页字。照着字帖临摹。也没人指导过我要怎么练。他们也不会教。可以说,算是小时候让我印象深刻的痛苦回忆了。然而,长大后才发现,这还不算是更痛苦的,更痛苦的是,小时候花了那么多时间,长大后,我的字依然写的很丑。其实想要写好字的话实用行书,对于古贴,可以选临实用部分,总体,还以现代字贴为主。实用行书,实质是通俗艺术,要求易认,雅俗共赏;并非是作品方向,书法性有限,过于追求书法性,必然写不快,不必太在意“法乎其上”,“法乎其上”,是为书法艺术服务的。临贴、整篇通临、随抄、精抄相结合。仅仅临贴,不巩固运用,将是一场空!若你用心,不走弯路,6个月内,绝对有大的改观,毕竟,我的实用行书的经验,源于实践!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家父就带我到他上班的学校,在学校的大杨树下树荫下开始了临摹。当时,没有什么字帖,就临摹家父的字。当时,家父在县里书法赛上经常获奖,也想培养我对书法的兴趣。开始的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玩游戏,我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小学是在老家的小学上的,每当回到家,就看到父亲在写字了,我也就在他的对面比划着写一些简单的字。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表扬(小孩子都是喜欢被夸奖的哈),这样就增加了我学习书法的兴趣。写的不好的话我感觉就是学习书法需要兴趣的培养,学习其他也是一样。需要有人正确指导,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兴趣也是自己创造的,比如和朋友之间多交流、多看展览和参加展览。
练字不得法。实际生活当中有些人练上一个月比有些人练上一年效果都要好,为什么呢?方法很重要,如果你的方法不正确,即便是坚持一辈子我想那只是错误的重复!那是肯定练不好字的。练字不是简单看你坚持了多长时间?而是要看你有效的练字时间有多久?所以练字效果不一定和练字时间成正比。只有方法正确了,坚持才能和效果成正比。
握笔姿势,握笔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的好与坏,所以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要求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端正态度,练字需要端正态度,不可为了应付家长,而敷衍塞责。这样的话,你练时间再长也不会有太大进步,所以练字一定要从心里做好充分准备,思想上要重视,态度决定一切。
练字不能盲目,不是拿过字帖就开始一味的摹写,这样做永远都是在“依葫芦画瓢”,其结果必然是:离开葫芦,依然不会画瓢。所以在练字之前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读帖,读帖究竟读什么:读结构,读笔画,读字形。认真分析字的运笔特点,点、横、竖,撇,认真解读它们的写法要领,以及提、按、顿、收等技巧。
练字能不能学以致用。教学过程当中很经常能看到很多同学在田字格上单个字练习的时候写的很不错,但是在写作品的时候却写不成样子,就是因为练的多而用得少。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学以致用,把练字过程当中所得所学,运用到实际书写当中。这样才能逐步的纠正自己固有的不好的书写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