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般的地方”。张骞出使时带回的石榴籽,最早便是在喀什生根发芽,种植历史可谓最长,至少有1600年的历史。石榴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阿娜尔”,维族姑娘们也多取名“阿娜尔罕(石榴姑娘)”或“阿娜尔古丽(石榴花)”,听起来更是别样动人。将水果为人名所用,可见石榴在当地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有次去云南红河州蒙自市旅游,买了几斤蒙自石榴,很甜,个大,皮薄,挺不错的。所以,我认为蒙自石榴最好吃。因为那里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温度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许多碳水化合物,这其中就有糖;而夜间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糖减少。生产的糖多,消耗的糖少,自然剩下的糖就多,我们吃起来也更甜。
火晶柿子、石榴、相枣,并称为“临潼三宝”。陕西临潼区是中国栽培石榴最早的产区之一,这里的石榴也被称作是“全国五大石榴之冠”,可见地位之高。临潼石榴的分布区域主要在骊山北麓华清池两侧和秦始皇陵一带,正如《西京杂记》曾记的那样:“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安石榴十株。”
据传,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因腹部胀痛而久治不愈。在食用昭陵附近的石榴后,胀痛却烟消云散。这石榴也就被钦定成唐朝贡品,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更是十分青睐,便也有了“御石榴”的美称。果实圆球形,极大,果面光洁皮厚,底色黄白,阳面浓红色,籽粒饱满硕大,晶莹如玉,汁液多,味甜酸。
远石榴也曾被当作贡品进献朝廷,有“榴中珍品”的美誉。《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 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果皮细薄,果实硕大,籽粒晶莹饱满,汁液丰富,味道甘香而醇美。
塔山石榴的种植已有千年历史。追溯至唐宋时期,有“榴者,天下之奇树,塔山之名果”的记载。近至明代吴梦骞《隋年》也曾写:“塔山石榴颜色鲜美,粒大子软,汁甘而浓”。到了清代,还成为了皇家贡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