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顶级名将大致比金书绝顶高手弱一档。但这里还得再加个限制。即金书爱给主角加奇遇。什么吸内力啊传功啊吃蛇胆啊乾坤袋等等,所以武将还得再降一档。三国演义跟金庸小说中,都出现打虎的场面,萧峰打猛虎的桥段,如果萧峰的武力值按老虎来算的,7成功力并不能伤老虎,这个时候也就是老虎等于0.7个萧峰,后又加一成功力就打死了老虎,这个时候一只老虎等于0.5个萧峰,加之萧峰并没有热身,大胆认为一个老虎等于0.3个萧峰。典韦打老虎,“逐虎过涧”四个字就知道,老虎并没有迎战,一直在逃,那么典韦的武力值至少大于1虎。又因为此次打老虎娱乐性质较多,没有认真,可以为其加1虎,也就是说典韦为2虎武力值。老虎跟典韦未能进行生死相博,无法看出潜力。在此大胆假设为2.5老虎值。而在《三国演义》中,许褚跟典韦打的不相上下,所以许褚武力值也为2.5虎。许褚被马超逼到裸衣,所以马超暂定为2.7虎。许褚和徐晃曾50合战不分胜负 ,又颜良20回合速胜徐晃,所以颜良远大于许褚,为3虎。所以,按此推算,《三国演义》中第一个比肩萧峰的人物就出来了,那就是颜良是也。那么再来看,关于斩颜良,为4虎。关羽跟张飞武力值等同,也为4虎。然后三英战吕布打成平手,吕布武力值至少等于或者大于8虎。
金庸有意将江湖武功与战将武功区别,其实是一种误解!首先,武将的武力值并不见得高这也是事实,江湖人士有名的却一定武功高。但是,如果按金庸的分类,将猛将武功列为不一定能够行走江湖就有点不对了。第二,武器肯定不同作用不同,金庸非要说长枪大刀不如剑,这是误解,因为行走江湖枪大刀携带不便,但是单挑肯定比剑来事。第三,战场武功主要靠相互协同,而江湖单挑不必顾虑旁边飞来横祸。所以战场生存能力与江湖单挑是不同的。武将可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是不一定精细是存在的。
萧峰在聚贤庄用太祖长拳是宋太祖所创。任我行自大的时候说过关公也未必是我的对手。张飞应该会狮吼功。所以我觉得三国时期的顶尖武将,放到金庸小说里面也是顶尖高手。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人物叫上官剑南,成为铁掌帮的前帮主,后来裘千仞,发扬光大了铁掌,应该比上官剑南水平高一些,但是上官剑南比同期的武将岳飞肯定要低。这是第四个依据。那么岳飞的水平至少相当于裘千仞,同时岳飞在南宋应该属于超一流武将,类比于三国的关羽。
不是一个层面。金庸小说早讲过,武林高手到了战场就跟常人没区别了。戚继光的兵书也讲过,乱刀砍来乱刀还,群枪捅来群枪去。根本不需要武功招式,有胆就行。而武将到了武林也一样,瞬间被秒,力气大没用,没有招数一样被秒况且金庸小说是有内力设定的,跟那些没有练过的武将比起来力气更大。
金庸小说确实都很精彩,因为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历史事实摆在那儿),所以就武学世界观来看,只是中武水平,现在的电视剧做的特效太多了,动不动飞天遁地,原著没那么夸张,五绝等高手战斗主要还是近身过招,在训练有素的大军面前,郭靖萧峰也难以以一敌百,比不上猛将杨再兴(正史有名的百人斩,这可是射雕背景人物)所以江湖高手再厉害也比不上冲阵杀敌,勇冠三军的三国猛将。
武将的意识特别强。武将战场动手,一定是生死攸关。但江湖人动手,很多都是只论胜负不判生死,看起来格调更高,但其实是自我限制。在金庸的小说中,对于马上步下都行的江湖人士,江湖的武学一流高手在军队中也属于超一流的大将水平,但是只限于个人武力,并不会派兵布阵。所以关张赵云应该都能达到裘千仞左右的水平,比五绝略逊,而吕布吕奉先估计就是五绝水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