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弊病,物质生活充实了,可精神却空的好象个躯壳。本来是精神的空虚,打算用网络麻醉自己,可最后越来越空虚,恶性循环!没有远大的志向 没有雄心壮志!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并不是社会和生活,只能怪自己,从小什么心都不操,造成了年轻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要想改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树立明确的目标,近期的亦可!
个人认为,这种想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中,根本原因还是自我认识问题。简单明快的答案应该是,不知道苦哪知道甜,不知道寒冰哪知道温暖。生在福中不知福,人在乐处无痛处。这显然是精神上的自我麻木,自我生烦。当然,排除其他个人因素。我想,有这种表现和认识的人,也只有少部分,大多数的人还是有清醒头脑,认识一致表现也是好的。
我觉得以前是像袜子,很容易满足,刚解决温饱,只要肯勤奋都能过得大差不差,你上班我也上班,到月你和我的工资相差无几。你种地我也种地,收完庄家你和我也不会差太多。才会显得人情味更浓。以前的生活条件,没有更多的娱乐,城里人下班回家,农村人吃完饭一个村里的人相互串门,平凡就是福。然后空闲时间也多了。
我觉得倍感空虚限制于某些人,而并不是所有人。有些人倍感空虚我认为是太闲了,有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倍感空虚,对于繁忙的人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时间多给自己,哪有时间闲散寂寞的心态!对于倍感空虚的人,沒事儿的时候多读书些书,在头条上看看文章,多去外面旅行,或者是常回家看看父母。
我不觉得啊。至少在我大二的年纪我过得很充实, 只要和爸妈说一声我就可以和闺蜜一起去任何一个地方旅游。去到一个地方买东西不会考虑钱的问题, 至少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纠结半天。反正我觉得我不会空虚,反而我活的很自在。
生活节奏太快,导致人情冷淡,以前的人没得吃所以都喜欢串门,一来二去感情就深厚了,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有帮助,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导致人的需求更高,好比马拉松赛跑只为到达终点,不会管一起奔跑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