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像事、像意、像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班固所解释的“六书”,就是六种造字的方法了。
转注和假借是六书中最难理解的,转注简单点说,就是转注就是用同义字辗转相注的方法造字。假借则是语言中的某一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
六书造字法: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
早在汉代,刘歆等经学家就提出了关于汉学构造的“六书”说,许慎将其进一步系统化,以为“六书”是造字之本,从而使“六书”成为一种汉字构造理论。
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六书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造字的六大法则,大家可以借助《说文解字》等书籍,对应着看看我们平常所使用到的汉字,没准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