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记忆力还算不错的家伙,所以并不是很喜欢用一个什么专门的本子来记录下很多素材,我的脑容量目前来看还算够用。主要是我懒,还有个原因是所有记录下来的东西多多少少会对我构成一种局限作用。但是我还是有一整墙的便利贴。但是都是在做一个作品的时候贴的,做完了会撕下来收在文件袋里。在某一个确定的作品之中做补充我还是很赞同便利贴这个玩意的,毕竟基本框架已经确定,作为补充随时可以加进去或者拆除修改还是蛮好用的。
我会记录一些桥段,洒狗血的方式,这些是比较直观的可以用的东西,我会有一个文件夹记录它们,并且尽量分门别类(好吧,我并没有,它们乱七八糟的)。这些大都来自于间接素材,比如《白夜》的结尾,比如一些韩剧的男女主角的见面桥段等等,甚至还有古典戏曲的主角出场前的起势,都是比较明确的玩意。
单讲积累和整理素材,平时阅读时走走心,能积累很多,比如词汇、精彩绝伦的描写(人物、场景、情绪等),学习写作方法和表现形式,而不只是简单的欣赏。有感而发的时候,一定要立马记下了。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结合优秀作品里学到的表现方式,加以润色,写出自己的作品。并且,不断修改。
很多热爱写作的人,都有这样记素材的小本子,现在可能大多改用手机记了。仅仅是原始的素材还不行,还得自己提炼出一个核,我们叫它“故事核”,也有人叫它“小说的眼”,然后,我们再围绕这个核,来创作,把多余的素材删掉,这样整理。
我身边永远有本子和笔,随时记录各种句子、脑洞。当然主要是用来做工作日程记录。各种有趣的内容,不管是微博微信还是哪里看到,先收藏,事后整理归纳。不能收藏的就直接截屏保存。
我的写作从来都不用想太多,就是随便,都是随便写的,也没有特意去训练,所以,写作不必刻意强求,在于自己的天赋。当然,也在于后天的努力,但是,实话实说,强行训练的不会感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