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偃 (前506~前443)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22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为其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贤之一。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后学成南归,从游弟子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唐代起先后被封为吴侯、吴公、吴国公及先贤言子等。清康熙间特设五经博士一员,由其后裔世袭。言偃对吴地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不是因为他多么完美,而是因为他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开创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以《诗》、《书》、《礼》、《乐》为内容,采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诲人不倦的方法教育学生,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这些人虽有缺点,但后来都成大器,尤其是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因培育了一个比他完美的颜回,一个政治上比他有所作为的子贡而为后人赞颂。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子贡是孔子在外流浪14年的最大收获,是孔门最为杰出的成功人士。如果说颜回是“完美版孔子”,是孔子精神的化身,那么子贡就是“实践版孔子”的成功代表。子贡在“立德”、“立功”、“立言”是上无可挑剔的真君子。司马迁评价说“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可见,子贡是多么的优秀。
子贡,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孔子器重他次于颜回,他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曾担任鲁国或卫国之相,最善于搞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保全了鲁国。子贡很善经商,家境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
孔子的弟子有很多,其中著名的就有卜商、颜回、言偃、曾子、冉求等78名弟子。其中颜回最受孔子喜爱,是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首。在品德方面都深受孔子喜爱。子贡被孔子列为列言语科之优异者,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颜回是孔子最受褒奖的弟子,其集沉静、内敛、理想化为一体,无与伦比,有着自觉自愿牺牲精神,这样的完美,就连一贯爱拿孔子开涮的诙谐幽默的庄子,也恭敬有佳,当然子贡对颜回更是肃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