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差不多同时代的欧几里得也在写《几何原本》。去看看这两本书,互相比较一下,心里应该就有个答案了。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的文化,都只是文化而已,它们互有优劣,而且,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所以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可以发生的,事实上它确实在发生。但科学不一样啊,科学不是文化,而且科学也没有替代品,科学的好处还这么大,除非世界大战文明退化,否则科学是不会没落的。大学注重的是科学教育,而不是伪科学。
其实,我觉得是这样的。首先文化断层不可否认,但真正没落未曾见得,只是历史的选择与演进。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演化发展的。其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五千年的沉淀,好比是,原先是喝糖水,现在将水完全蒸发,给你吃糖,感觉更加浓烈,我们在被剧透,在体会积攒了很久的精彩。再者,传统是一种制式,还是一种审美,是一种禁固,还是立足原有的东西,固本培元的同时开枝散叶?有容乃大,传统非传统,不过是先一百年后一百年看,习俗传一百年,就是传统了。
主要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原因吧,大家对之前的事情都没有那么的热爱了。
对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太少,不了解没有兴趣就不会热爱。
大学大概是一个燃烧激情的绝佳时间,要想让大学生重视他们所认为的“之乎者也”,这必然是有极大难度的。唯一将他们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紧密)的,莫过于兴趣。
其实是在大陆没落的比较快,先是新文化运动,再后来WG等等的,尤其WG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破坏超乎想象,加之之前被禁锢久了,当西方的强大的物质与文化输入进来之后马上就强势占据主流了,很多大学生崇洋,好让自己“先进”起来,不再是“土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