鲱鱼罐头,每年只能做一次,因为只有每年5月至7月初这一个时间段,波罗的海鲱鱼的品质恰好可以做出最好的鲱鱼罐头:即将开始繁殖,足够健壮,却还没有累积太多的脂肪,
打捞上来的鲱鱼不经处理直接浸入饱和盐水中,并连续搅拌4小时,饱和盐水浸泡两天后,将鱼头和内脏去掉,之后浸入17%的浓盐水中,密封在桶中开始熟成,这个桶也是整个流程的一个重点,曾经有人尝试过使用消毒处理过的桶来制作鲱鱼罐头,最后的结果是做出来的鱼味道不对,这一步桶中熟成持续3-4周,期间温度必须维持在15-18摄氏度,桶中熟成完成之后,就会把鲱鱼从桶中捞出来,人工挑选,并确认过味道后装入罐头。
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全家为过年准备年货,那时贫穷,物资匮乏,炸丸子,炸散子,包饺子就是过年最好的食物了,有些萝卜,豆腐,土豆之类,剁碎了,拌些盐和调料,面等,油炸后觉得又香又脆,兄弟几人锅边等着吃,馋得流口水,还有帮妈妈包饺子,那时很少肉,但吃起来觉得特好吃,端午节包粽子,正月十五磨江米,包元宵.小时候喜欢过节,就是能吃到平时吃不起的东西,不像现在,都吃够了,而且买回来的东西,不亲手做,少了乐趣,这大概是这几年女儿们也爱学着做饭的原因吧。
年糕粒,榨面碎,切成颗粒的鸡肫鸡肠鸡肝,嫩生生的豆腐,滑溜溜的鸡血,统统放入汤锅里。待煮沸了,再加些油绿绿的碎青菜叶,滚一会儿,再调上适量精盐,老抽酱油一匙,味精少许,然后,把调好的蕃薯粉、生粉,沿锅铲顺时针缓缓倒入锅中,轻轻搅动成糊状,锅里白的剔透,红的鲜艳,绿的翡翠,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鸡汁羹即成,端锅起盘,盛于青釉的瓷碗里,那种鸡汤的浓香直往人的口鼻里钻。
二叔杀猪的,杀猪以后,需要开水烫猪毛。二叔家里有一个巨大无比的灶,和一个无比巨大的汤锅。杀一天猪,要烧掉数不尽的麦秆,晚上,人们都散去之后,灶里的麦秆灰烬也都逐渐熄灭,把手插进去,只剩下一点点余温,烫都算不上,这个时候,扔进去几个红薯,用麦秆灰埋好,到第二天早,刨出来红薯,居然能被这一点余温给闷得熟透。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贾府那一节一道菜中茄子的做法“把才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腌雪里蕻啊,缸里放一层洗干净的菜叶子,再均匀撒一把盐,然后洗好脚跳进去踩直到把汁水踩出来,再放一层菜一层盐,最后踩完了,用一块大石头压住,要吃的时候拿一点,可炒菜,也可下饭生吃,汁水还能炖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