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饺子馄饨这类象征团圆的食物可谓冬至餐桌上的首选。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取“浑” 与 “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客家有“冬至过大年”的风俗,对于客家人来说,除了春节之外最大的节日就是冬至,每家都要杀鸡宰牛,准备了丰富的食材。而萝卜粄,是最具客家风味的冬至食品,过节必不可少。萝卜粄出锅后,客家人都会趁热吃,并且分给家里的每个人吃,一起欢庆节日。
银川冬至的习俗,就是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把羊肉粉汤叫做“头脑”,很有创意的名字,外地人不了解都要吓一跳。“头脑”做法独特,味道香辣可口,现在已经成为银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我是安徽这边的,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在冬至,杭州人喜欢吃年糕,一日三餐都要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笋丝汤年糕,各种换着吃。冬至吃年糕寓意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在南方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一个的传统习俗,在南方比较盛行。汤圆又被叫做“汤团”,“汤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以互赠亲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