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易为万经之首,是所有经之母本。之所以说是万经之首,乃易诠释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层态,社会经济下的根本逻辑。连山易:野外采集狩猎时期的易,人们在山野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与繁衍,总结出这一时期如何更好与大自然之间友好和谐相处的方式方法。如何根据时节进行野外采集狩猎,如何根据山川地貌判断居住栖息,如何根据天气选择休息与活动,如何辨别方向与坐标等。归藏易:人类结束野外狩猎采集时期进入农耕和牲畜圈养为主的阶段。有了多出来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力转向以体力为主的农耕,进入父系制社会时期,有了多余的私有财产,结束野外游荡而定居,阶级产生。人们将多余的物质进行收藏起来,部落居住产生从而衍生伦理观念,除了物质收藏(私有化物质)外也产生了奴隶,都被划归为私有财产。同事丧葬也归为藏。周易:以农耕为主,伦理六亲关系为重。依靠伦理关系将资源整合,获取更高的稳定资料,同事依靠伦理关系规避危机。易,涉及各个方面。狩猎,居住,医疗,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礼仪关系,人伦关系等。其中算卦什么的,只是易的应用之术之一。中医学也是易的应用之术。家庭伦理关系也是。社会礼仪规范也是易。打仗(狩猎)技术也是易。
有两本书让我的认知世界感到了惊奇,一本是《易经》,相信进来回帖的人都已经拜读过了。读过《易经》的人有很多但大多数没听说过《几何原本》,整本书比辞海都厚但总结起来就五局话
1、任两点都可以用一条直线相连
2、线段可以无限延长成一条直线
3、可以以任意点为顶点,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个圆
4、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能做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简单到可笑是不是,如果你承认了这五句话就等于承认了,真本辞海厚的465个命题,你从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学学的所有平面几何相关的定理,
几何原本中证明的那465个命题,后面那些命题可能很多不是很直观,有很多甚至跟直觉常理相违背,但是它就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存在,正襟危坐在那里,严密的逻辑推导足以碾压你的一切怀疑。
整本书就讲了两个字“规范”,从牛顿到爱因斯坦都没逃过这本书。(不是我非用他们两个比喻,但我想看过易经的人也就认识他们两个)
就是因为这五句话太简单了,简单到像是让人捡到了一本垃圾,很少有人真正的静下来啃完这本辞海,卧看云起时。
周易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主要讲的是变易,不易,易简这三方面的道理,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古人凡读书人必读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现代人学习周易,一定要学习它的社会性、人性、伦理方面论述的道理,至于说它的科学性、术数方面,现代人再皓首穷经去研究就显得迂腐了,因为现代科学早已大大跨越了周易,这点请大家多学点科谱,也比学周易有用。总之学人事道理周易有用,但是说它无所不包,神话周易,我不同意。
简单地说,易经就是研究事物变化的经典。由阴阳变化推出万事万物的变和不变。从年月日四季的变化,人或其它生物的一生的变化过程,到国家地球宇宙的变化过程,包罗万象。阴阳贯穿始终。万物负阴而抱阳,易经是三维空间及人心理变化最早诠释,是人类行为思想的理论指导,无论过去,现在,将来。请记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是一本天人之学,它描述着万事万物的基本客观规律。
在物资有限的世间,在需要人们各司其职的社会,用金钱来论断一个人明显非常不公平,而易经却以立德守正以持身,纵然贫寒之流,亦能有与高位对话之慧,实现人生真正的人格平等。
想想如果人人为了钱财、体面,无人耕种,那我们明日之食又从何来,但修德却又有损自身,因此学会易经,方能懂得明哲保身之道。
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没有大吉大利的卦!每一卦都有好有坏!找不出那一卦是完全好的.勉强说只有一个卦.谦卦!六爻皆吉!全部易经你懂了.不要学了.只学这一卦!谦卦九三爻的爻辞说,劳、谦,君子有终.吉!看全卦也是.一个人都像山那样伟大宁愿谦卑低下!任劳任怨![太阳]算卦如果是真的表明事情发展是必然的!所以算不算一样发生!对吗?要是假的何必去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