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作过总结,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但我想这应该不是它的全部,儒、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点,最初只是让人知书达礼,让人们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但在以后发展中被统治阶级利用,它们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篡改儒的思想核心,使之彻底一种为训化工具。这也不全部,关键问题是,不管是儒家也好,诸子百家也罢,一旦确立了规距大家都应该遵守。可是我们看到的确不是这样,纵观历史历朝代的统治者们,一旦身居庙堂,就把规则抛之脑后,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制定各种政策、法规、来维护其特权地位。更有甚者它们为了让子子孙孙永享富贵,就用尽了各种由头,各种借口。鉴于此,我认为要让社会长治久安,必须彻底消除特权和特权阶级。
要抨击儒家思想,好歹你把他弄懂了先,随意看之后大骂,望文生义后鬼扯,拜托,几千年字面的意思是现在的解释吗?然后自以为是的说我理解的糟粕就是儒家思想,是垃圾。看来现在孔子打击得还不够彻底,没有把借孔子名嘴上谈又不去做甚至一肚子坏水的人打倒,没有把那些曲解的打倒,等真全部打倒了,没有把那些搅屎棍打倒,真正的孔子的思想还真起不来。
评价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儒家思想,或者什么思想才是儒家。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提出者,但不代表他的一切作为就都是儒家。
儒家思想其实就是那个“儒”字。而我们所熟知的“仁义礼智信”,其实不能说是儒家思想,仅仅是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能力,一些需求的陈述。
更不谈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他们可能连“儒”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更不是儒家思想了。
儒家思想以人文关怀为导向这就是按照“以民为本”的原则施政,儒家普遍强调在治国管理上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治国目标的设定与治理方式的运用,都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具体利益,采取富有人性、相对温和的统治方式,力求避免激化矛盾,酿成冲突,在满足统治者根本利益与照顾民众基本生存权利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并为这种张力寻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
别人逛妓院叫色中恶魔,文人逛妓院就叫文人风雅。别人投降叫汉奸,文人投降叫良臣择主而侍。别人打江山,儒家文人治理,然后治亡了国,再继续下一个。反正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都有一个背锅侠,什么武将跋扈宦官乱国奸臣当道皇帝昏庸天灾人祸,反正绝对没有儒家集团的责任。儒家的牌坊金光灿灿的。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