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我是一狂生
长亭诀别(一)
绿树不整叶虫蚀,芳草有泪花飘落。
清风一过江河老,飞鸟长鸣青山恶。
烟云两升海云平,暗月舟行万里过。
苍天有情泪沾君,长亭离别云海墨。
长亭诀别(二)
长亭西去难绝意,芳草延绵万里发。
自古多情多传恨,莫将桃花做梨花。
长亭诀别(三)
芳草踌躇泪欲行,飞星将落银汉泣。
长亭一别谁知意,只愿深情随风寄。
读诗和写诗,个人来说,也算蛮喜欢的,毕竟有些诗的意境能正好表达自己的情绪,心境或者想法。人喜欢的一些东西 大部分也是因为有共鸣吧,但是人对未知或者自己在这方面能力比较低的话,长久下来或者就会产生一种抗拒心理,久而久之也就不喜欢了,除非是兴趣非常浓郁那种,大部分人对自己难以接受和理解的东西都应该不会很喜欢。
持续读诗,从童年到现在,没变过,不过喜欢的诗人,也还是那些,没有太多增加,可能也是因为,写诗的、能够让人入眼的诗人还是太少了。 基本不再写诗了,没有时间和心情,但是会享受诗意的生活,不是有诗在身旁或者写诗才叫诗意,诗意就是一种流淌在心中的情绪,处处皆是。
初中时候写过几十首押韵的古体“诗”,后来接触现代诗,开始出现迷惘。一开始感觉很简单,随便写写就是一首。因为少了古体诗那种韵律学上的要求,所以门槛降低。但是读到海子的诗,发现现代诗少了韵律学上的硬性规范,但是在思想上艺术性上这种软件层面的要求变得更高了。
题写诗三年
三载提笔逐风尘
岂为流名累自身
半生回首待看时
但凭书中长精神
作者:张震。字:谦声。号:阁楼居士。
无题
几度春秋几度风
坐看青山卧听松
碧霄野鹤排云上
只把浮名入酒盅
作者:张震。字:谦声。号:阁楼居士。
我有文才,也有诗才,但我明白自己的诗才没有文才高,所以在求学时期,我写诗的首要目的是练文笔——为了让我的文章写得更具文采。当然,为了写出好诗,我也大量地找诗、读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