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较冬季高,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加快,此时人体阳气刚刚升发,但防御能力尚不强,又遭遇多变的气温,加上自然界中的各种过敏原,如花草、尘埃比冬季也明显增多,人体的呼吸道受到侵犯后出现咳嗽、咳痰,因时逢春天,故称之为“春咳”。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我们所说的春咳是指因气温骤变人体在短时间内感受外邪所致急性外感咳嗽,但是若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可能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程延长,病情更复杂。
有些止咳偏方的确有一定的基础药理与保健作用,但治疗咳嗽的偏方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只能作为辅助治疗,而有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如吃生姜片止咳,生姜性味辛,微温,对于风热咳嗽可能起不到止咳作用,甚至使咳嗽加重。
川贝蒸梨中的川贝性苦、甘、微寒,主要功能是润肺止咳,并不是所有感冒咳嗽都适合。素体阴虚复感外邪所致的咳嗽,出现口咽干燥,咳嗽少痰或没有痰,这类症状的可以吃一些川贝枇杷膏或者用川贝蒸梨水喝。而舌苔厚重,痰湿较重的,如果吃川贝反而会使咳嗽加重,病情反复发作,导致久咳不愈甚至迁延。另外,两岁以下的孩子,由于脾胃功能较差,建议慎用川贝。
春季是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儿童因体质较弱易,此时很容易感冒、咳嗽。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们凭自己的老经验,认为孩子春季咳嗽都是上火引起的,症状轻的抗一抗就行了,症状重的就得打针吃药。其实不然,我们生活在自然界当中,会受自然界的各种影响。
孩子春季咳嗽与春季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孩子春季咳嗽不仅仅是因为体内有火还有其他原因。而“是药三分毒”,打针吃药在治疗的同时也可能埋下诸多隐患。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妙招,不用打针吃药就能有针对性地治疗孩子春季咳嗽。
孩子春季“外寒里热咳嗽”
这种咳嗽是最常见的,多发生于初春。因为初春天气仍然比较寒冷,孩子容易感受风寒而导致风寒咳嗽。但此时孩子皮肤的毛孔塞住了,身体产生的热向外散发不出去,导致有一些热郁在肺里面,所以很多孩子的咳嗽都是外寒里热型的。
春天的特点是空气中粉尘和细菌多,又容易随风扩散,所以很容易致使宝宝出现过敏症和传染病。
很多所谓的“春咳”其实就是过敏性咳嗽,妈妈千万别把过敏性咳嗽当成普通感冒处理哦!过敏性咳嗽的特点是以长期咳嗽为唯一症状,通常是夜里和起床时咳嗽得最厉害,白天不咳嗽或很少咳嗽,但运动过后会有剧烈的干咳。咳嗽的时间持续特别长,至少一个月以上。
首先,“春咳”的预防工作是首要。很多宝宝都是在没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下,因为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过敏性咳嗽。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把病菌带给孩子,从外面回来后要洗手、洗脸、漱口,不能只要求孩子这样做,全家都要主动实施。另外,干燥的季节多给孩子喝水,帮助口腔和鼻腔黏膜保持湿润。
,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说笑间反映出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感受过于包办的做法。其实冷不冷,只有孩子主观的感受说了算,因为大人不可能时时刻刻来跟着孩子,根据他的活动量随时判断冷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