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北方一直都有吃知了幼虫这个习惯,这应该是自古留下来的习俗,因为打记事起每年大人小孩夏天都会捉知了和另一种叫“虾鵬”(谐音,)的东西来吃,这两种属于同类,常吃的做法即油炸,简单又好吃,还可以用饼一起卷着吃,而成年已脱壳的外衣(知了外壳)则可以用来入药,大人们会捡来一些留在家里备用,在以前物质和生活水平都不高的年代这算是好东西了,也并不存在什么破坏自然生态一说,人们也并没有赶尽杀绝,只取自己所需的量。而当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人的素质却降低了,人们吃惯了山珍海味开始吃野味了,这让他们有一种新鲜感,更具个性,满足他们的虚荣,二十几年没回过老家了,15年回了一趟老家听我妈说现在知了都炒起来了,现在知了有人收,卖到外地或城市里,忘了是三毛钱一只还是怎么算的,贵着呢。在油锅里把知了猴放了!不要放太多油!7成熟就好,然后捞出来控油,重新开火,用花椒,香葱(一点就好),很多红辣椒爆炒,撒上自然,就这样又酥又嫩的知了猴就出锅啦外表酥脆,内里软糯,胸肉嫩、肚子酥、翅膀过了油都是香的,金黄一片卖相上佳,而且高蛋白,有营养。
营养价值高,知了在手,想瘦就瘦。高蛋白低脂肪,还有什么比知了更能满足塑身和味蕾的双重需求?富含多种氨基酸,甚至还有8种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氨基酸,降暑、凉血、祛风、祛疹。这家伙是要上天的节奏啊。对了,它还有个洋气的名字叫:迟乐∙采植道∙权神∙斗适宝∙知了。油炸知了香味醇厚水煮知了清怡爽口虽然只有中间一节肉却肉香酥脆完全入味充分满足味蕾的顶尖享受有如此营养它根本不必有如此口感明明可以靠内涵却偏偏用味道征服了大批百姓对于我们而言知了就是纯正麻辣小龙虾知了就是西瓜中心那一块知了就是昆虫界的马卡龙知了就是人简精品。
作为山东姑娘,打小就吃知了猴啊(知了是成虫)。夏天晚上农村的就会去树林里找。下了雨就会从地里爬出来。现在都很少了。就是很好吃啊,像知了猴,蚕蛹,豆虫,蚂蚱一类就是高蛋白啊,都很好吃!放盐腌一下,多放点油煎一下,趁热吃!酥酥脆脆的,尤其是头还有爪子部分。小时候我只吃头,觉得肚子那里怪怪的,后来怕被嫌弃,就直接一口一个了!这样才完整好嘛!每次看新闻说广州安徽开始吃知了猴,我就觉得他们怎么才发现!还有那么多地方根本不吃,真是一种浪费。
知了猴确实好吃,和带籽的水牛牛比还是望尘莫及啊,有吃过水牛牛的吗,硬壳有大钳子
味道香喷喷的特别好吃,每到夏天就会去捉一些来回家炸着吃。
遇到非常非常的好,不管是烤着吃还是炒着吃,都还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