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两眼百度百科之类的“文献”就过来质疑医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自诊,而是单纯地只是为了驳倒大夫,立个下马威:“我也是懂行情的人你别想糊弄我”。他们也知道过于专业的东西一驳就会露马脚,所以很少有人针对诸如c3c5IgAIgG免疫组化病理切片之类的指标。
专门冲着什么气血盈亏阴阳失调经脉不畅走火入魔乃至北丐基东邪南火克西金之类的东西来的,我不懂没关系,反正你医生也不懂,咱两就在这扯皮好了。换是遇上中医,那就再跟他扯西医的那套东西。
这句话的前提是不信任,人与人之间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那么本能的心理感受是受到伤害,正常反应是拒绝继续沟通。至于那些人明知这么说可能会让看病效果打折还这么说的原因,我猜可能包括下面的原因:有些人会习惯性地不信任外人,这是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带来的心理需求——虽然其实他也许本能地谁也不想信,但是谁都不信又让他心理更没安全感,所以就抓个以往认知里已经有的人(隔壁王大爷他二叔)或媒介(百度)来信任,这也可以算成是某种意义上的路径依赖带来的安全感和可控感,也比让他去信任完全不认识的哪怕是正经医院的医生,让他心里舒服。
你学了五年,七年,八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才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被患者从网络上很可能是断章取义拿来的一句话所质疑甚至否定,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况且很多时候患者在网上查的资料都很不正规,没有医学基础的话,他们是没有能力甄别这些信息的。医学这个职业的门槛是很高的,不是说你私下里自学了几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看了几篇微信上的养生文章(貌似很少有人自学西医,可能大多数国人对中医的感情深吧。。。常常跑到西医这看病也是说的各种中医术语)就能看病的。
一个科班出生的医生务必要经过各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暴虐,然后还要经过漫长的见习,实习,和医师的临床实践锻炼,这是非医学专业人士没有经历的,而这一切就导致你和医生的巨大差距。如果说你自学完整套医学教材还勉强能和医学生坐而论道,但是临床和理论又是两码事好不好!医学不同于一般科学的一点就是它极强的实践性和人与人的多样性,只有非常有经验的医生才能较好的分析处理这些临床问题,就别提网上的只言片语了。作为患者,医生确实有义务向你解释你提出的和疾病相关的问题,但是真的希望患者首先应该信任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