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部十年防治乙肝的总体目标是: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到2015年使我国全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显着降低。为达到乙肝防治的总体目标需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1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超过1%;二是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超过7%:三是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高于7%的省份,要继续控制争取再降低1~1.5个百分点。
我国是个乙肝大国,乙肝患病率及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都远远高于西太平洋地区平均水平,我国1岁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3.1%,远远没有达到西太地区WHO提出的所有国家1岁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均应低于1%的乙肝控制目标。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加大防治乙肝的力度,早日达到西太地区乙肝控制目标。
庄辉院士指出,我国目前1岁儿童的HBsAg携带率为3.1%,距离西太平洋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5年75%西太地区国家1岁儿童的HBsAg携带率应在1%以下,2007年西太地区所有国家1岁儿童的HBsAg携带率均应在1%以下的乙肝控制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不仅要加速完善我国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而且,还要加大乙肝防治力度,尽快实现我国乙肝防治的目标,缩短我国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时间表,降低我国HBsAg的高携带率状态和乙肝发病率。
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注射乙肝疫苗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切断唾液传播在50~80%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乙肝携带者母亲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正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地方性流行区。据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约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例,每年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等乙型肝炎相关疾病人数达30余万例。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危害人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注射乙肝疫苗需要注意,乙肝疫苗注射第二针、第三针提前或推迟几天打是没有问题的,乙肝疫苗抵抗乙肝病毒传染不能永久性,一般可以维持3-5年,专家建议每隔3年打一次加强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