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意志力(Willpower)其实是建立在人类大脑生理结构之上,并非某种玄学或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超自然力量。主管人类意志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脑皮层前叶,而与意志力相对应的欲望(impulse),或者说本能,则根植于大脑的另外一部分——灰质。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做某项决定时,经常会遇见两个自我。‘天使’的那个自我劝说我们保持理性克制,而‘恶魔’的那个自我则不断怂恿我们纵享片刻欢愉,而这实际可理解为理性的‘大脑皮层前叶’与本能的‘灰质’在争夺我们身体的主导权。但是大多数情况是,我们更容易屈服于那个‘恶魔’的自我,原因在于相比于帮助我们成为‘现代人’的大脑皮层前叶,‘灰质’出现的年代更为久远,也正是它所主导的如‘贪婪’、‘自私’等野兽般的本能帮助人类在那个弱肉强食的远古时代存活下来。这也许是刘欣慈在《三体》中提到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最好的注脚。 冥想、记录和刻意的自我管理在第一章中,作者特意指出冥想是一种简单、但十分有效的锻炼意志力的方法,它能帮助提升专注力、自控力、压力管理能力等等。大脑也如同肌肉一样具备可塑性,冥想和有意识的自我管理,能给于大脑正面的反馈,强化大脑在自控这一方面能力。在多数情形下,当我们面对诱惑与压力时,许多妥协的举动都是无意识下产生的。为此我们可以专门挑选某天或一段时间刻意记录我们如何妥协于欲望,而这些数据则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加完善的自我管理计划。大家是否注意到,当我们停止刻意地自我管理时,生活极易滑向某种自动巡航的混沌状态。
我一直是一个自制力很差的人。我并不能不承认这一点。我在大学时挂了十几门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我自制力太差,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但是毕业后多年来,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琢磨,我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自制力有比较大的提升。其中,一部分功劳就来自《Willpower》这本专谈『意志力』的神书。这本书包含了关于意志力的一切,从理论、历史、实证研究到行动指南。不管是自制力、毅力还是控制力,其实都是英文里的self-control,背后都是willpower在起作用。自制力其实就是willpower。Willpower这本书在2011年刚出来的时候我就爱不释手,到2016年2月已经是重读第5遍了。但是这些年间我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论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加上我成了注册会计师并积累了很多企业的审计经验,对企业管理、制度流程系统的理解促使我喜欢用简单有效的工具和制度来进行自我管理,克服人性中散漫堕落的部分。我准备借着这一次重读,结合我关于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和目标管理的理论思考和操作实践,整出一套简洁、有效、关注于执行的『意志力管理』内容。
在我们印象中,苦难和压力可以帮助我们锤炼意志力。其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压力、焦虑、慢性疾病以及诸多外界负面的刺激,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强化意志力,反而更容易让我们屈服于诱惑。书中也专门提到,睡眠不足也是导致意志力崩塌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睡眠不足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并非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肥胖,睡眠不足会剥夺我们的意志力,从而降低我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抵抗力。调整呼吸频率提高自控将呼吸频次降低至每分钟四次或者六次,从而提高心跳速率,可以帮助我们对抗内在的冲动以及外界诱惑。对于新手而言不必如此苛刻,将呼吸频次降低至每分钟十二次便可以达到效果。可更通俗地理解为,这是一种快速帮助我们恢复冷静的方法。自控的悖论意志力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们不可能控制所有事物;当我们严苛自我、试图掌控一切时,自控本身带来的压力往往使我们提前崩塌,更容易屈服于外界的诱惑。但如果我们不试图刻意地自我管理,我们又极易陷入混沌,浑浑噩噩中成为一颗沙发土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