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从水的成分和中医角度分析。冷水有两种,一种是生水,一种是凉开水。按照一般常识来说,我们不应该喝生水,而凉开水要根据自身体质特点以及季节饮用。 我们都知道,糖类啊脂肪啊蛋白质这些能为人体供能的物质,才能让人“长肚子”,一般情况下水是不会让人“囤积脂肪”长肚子的。但里面一些有害成分的确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可能的有害物质主要有这么几类:一是有毒无机物,如汞、铅、砷以及亚硝酸盐等等;二是致病细菌;三是某些分泌毒素的藻类。这些物质往往是天然存在的,通常所说的“水质”往往也就取决于这些成分的含量。烧开水是最直接最简便的杀死致病细菌的手段,这也是“喝开水不拉肚子”的原因。很多国人喜欢在夏天喝冷饮,甚至刚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喝。按照《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这样做并不完全妥当。清晨空腹喝冷水,人体要把这些冷水变成和自己的体温一样而且利用起来,这需要直接消耗脾肾的阳气,也就是热能。对整个机体的功能都有损害,所以千万不要让你柔软的消化道去直接接触冰冷的食物水等。说到这点很多人就会拿欧美人作比:你看人家不都是从冰箱里拿出冷牛奶就喝?就像你生下来就注定长这样是一个道理——遗传。为啥你不能像范冰冰?为啥不能像吴彦祖?为啥你喝冷水就肚子疼?人家战斗民族天天黄油培根牛肉吃着就算喝点冷水身体机能也是棒棒的,天天馒头米饭蔬菜颐养天年的国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养生之道,不应盲目追求别人的生活方式。
中学的生理卫生课本讲,人的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水份。胃吸收很少,小肠最多,大肠次之。爱打比方的中医讲:健康的人小肠温度最高,像个炖着一锅食物的锅,锅里合适的营养小肠吸收了。水蒸汽蒸腾到达了肺,因为肺外跟外界大气连通,温度最低,蒸汽在肺里冷凝成津液。肺又像个加压泵,靠一呼一吸的压力把津液输布到全身。大肠围绕小肠一圈,小肠传来的热量正好够大肠里保持正常发酵的温度,跟粮食酿酒一样,腐朽化为神奇,人体的玉液琼浆-精得到了补充,剩下酒糟拉出去当了肥料。膀胱因为紧靠炽热的小肠,暂存的尿液里的水份也会被蒸腾起来重新吸收利用。爱背书的中医会拿出这段《素问·经脉别论》:“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我们喝进体内的水,如果不经过六腑消化,不会直接变成我们的津液。不经过五藏的吸收、封藏,津液不会留在我们体内。水饮为至阴,六腑之中能消化水饮的首推属性太阳的小肠和膀胱。五脏之中能存津液者首推属性太阴的肺脾。肾主闭藏,藏着人体更高级的水-精。就是说,五脏六腑的状态,决定了喝下去的水,能否变成滋润人体的水,能否存储在体内以备不时之需。
你们身体好,喝这些东西没事儿就代表别人没事儿?你可以说胃好的没事儿,胃功能虚弱的人要注意,但你直接否认冰水对肠胃的影响让那些一喝冰的就坏肚子的人怎么想?然后关于某答主说的中德小伙子,我想说,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你没有考虑到。一个,从小的饮食生活习惯。吃面和吃饭,吃肉和吃菜,锻炼和不锻炼宅着读书的,你觉得身体素质会不会有区别?第二个,生活环境,冷地儿,和热地儿,干燥的和潮湿的,长期生活,体质能一样?如果你找到一些差不多气候的中国地儿生长的人,饮食运动都按中国的习惯不变,就是一群从小喝冰的,一群正常喝,然后再来对比,这样才有起码的对比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