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什么叫观身如身念处呢?走的时候知道走,站的时候知道站,躺着的时候知道自己躺着,睡觉的时候知道自己睡觉,睡醒的时候知道自己睡醒了,休息的时候知道自己在休息。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所谓保持正念,无论你在做什么,保持清晰的觉知,这个是正念修行。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再者,平时行住坐卧倒时候,抬头低头,伸手收回,仪容庠序,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总之,要保持绝对清醒,如实观自己的身体的行为,如实的!这个样子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这个就叫观身如身。外出托钵的时候,也必须保持绝对的正念,伸手接受供养时要知道自己动作的过程,穿袈裟和托钵等威仪都要正念清晰得觉知。
或许对于我来说,即使在闷也不会去出家,因为我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我觉得出家了,就代表与尘世无关,你要看的很开。我觉得你七情六欲,一定还存在一个,所以呢,不介意你出家,况且你说你犯了20年载的错与失,我不知道这些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少,你出家其实我感觉就是逃避,不愿意去弥补或者没有能力去弥补自己犯下的错。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你可以选择出家,后半辈子做一个平淡无奇的人,但你不出家,或许还是那么平庸,但你能把未完成的事情做完,然后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欣慰。选择在于你,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不要出家。 有人说过,人活着就得活出个样来。
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这个是佛经的制式,以『如是我闻』开头,此是佛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在集结佛经时说的话,意思是我从佛陀那里听到的是这样的。阿难回忆到,佛陀那个时候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这个地方说法,告诉比丘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如来都是用四念处法门来获得无上正尽之觉的。那什么是四念处呢?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也称观受如受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这里我采用的是汉传佛典,只是说有一道,在南传的佛典里,则把四念处称为“唯一道”,认为是佛教修行的唯一方法。而在汉传佛典里只强调了,三世诸佛都是以四念处法门证得无上正觉的。四念处的修行,是佛教徒出家众和在家众的修行方法。或者可以说,就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如来们以此修行得觉悟,弟子们以此修行断生死。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絣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再者,有恶念不善念的时候,以善法念对治。就像木匠师傅,木工弟子,拿着墨绳,来做木匠活儿的时候。(那种一拉紧,就特别直的木工道具。古时候没有直尺,用这种道具做直线用),用这个墨绳来锯木头,让木头出来都是直的。修行也是如此,有不善的念头出来的时候,用善法对治。这个样子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这个就叫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盆友们,末法时代的佛教在不久将来就会消失,日本、韩国都已变种,导致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佛法普世价值体系、寺庙结构体系(臭规矩、臭毛病太多)跟不上时代,而佛门普遍素质太低,太低(几乎初中以下毕业),这些人看不到时代与佛法的冲突,及时看到也无法系统性的理解,及时有心去做也无法战胜佛教协会的利益集团……不想说了,讲不完……
不管在家出家修行,都是修贪瞋痴慢疑的心,让自己的心停止贪䐜痴慢疑,在家修行一般很难抵挡这五个字,而出家修行首先是僧团的帮助,寺庙护法的护持,寺庙的清静,能更好的去除这五个字对自己的伤害
中国佛教出家時剃頭、穿僧衣、吃素飯、念佛經,早上五點起床念佛經倒11點至12點吃素飯。中午念佛經5點至6點吃素飯,中国佛教規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