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对表情的识别是来自于对面部表情的识别。我们的脸上分布着很多受到精细控制的肌肉。一种是连接面部皮肤的表层肌,它们可以改变嘴、眼等五官的形状,或者是可以牵动面部表情,如额肌(frontalis muscle)可以使人皱起眉毛;颧骨肌(zygomatic muscle)则可以使人产生微笑。关于表情的讨论,达尔文在1872年写过《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指出人类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面部表情与其特定的情绪状况有关。其后,艾克曼进行了系列的研究。其次,控制我们肌肉的神经主要是面神经和三叉神经。面神经支配表层肌肉,三叉神经支配下颌的肌肉。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最后都连到脑干上。此外,人的面部肌肉既受到大脑的单侧控制,也受到大脑的双侧性控制。这种控制较复杂,不展开。但是人能控制单侧嘴唇,却不很难控制单侧眉毛,就与这种复杂的神经控制方式有关。
在生理上,每个人的观察能力都不一样,而且大脑发展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在识别表情方面肯定会有区别。在社会经验方面,每个人的情绪经验不一样,必然也会对情绪识别产生影响。比如说,也许在某些文化下,皱眉毛不一定是代表不悦,那么当我们第一次到那些地方的时候,肯定会无法正确理解别人皱眉的情绪意义。当然这种极端的例子不一定存在。在表情识别方面,证据显示右半脑具有优势。如果我们右半球的杏仁核(amygdala)受损,那么就难以识别恐惧的表情。正常人在注意他人表情时,右半球颞叶皮层的活动会增强。这里顺便科普一下,我们处理情绪的三个关键部位是杏仁核、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前眶额皮层(orbital frontal cortex,中文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