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是预防中风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3、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4、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应自我控制和避免。
5、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A性行为、肥胖病、颈椎病等。
1、治疗高血压:在所有危险因素中,占第一位的是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6倍,高血压控制不好,随时都有可能患“脑中风”,特别是脑出血。所以,定期检测血压非常重要,通过低盐饮食、控制体重、减少精神紧张和(或)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中风”的危险性。记住,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坚持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黄志勇
2、预防“小中风“:大约1/3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都曾经有过一次或多次“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情况,如果出现“小中风”,一定要去医院,请医生系统治疗,避免发展为完全性中风。
3、治疗糖尿病:血糖高的糖尿病病人,患脑血管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5~7倍。而且得了脑血管病,还不容易好。所以,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好。
4、积极治疗各种心脏病:比如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等。这些疾病可以造成房颤,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顺流而下,流进脑子里,就会造成脑栓塞。
5、戒烟、戒酒:吸烟可以使中风危险性升高50%,抽烟的人再加上高血压,比单纯高血压不抽烟的人,发生脑血管病的几率高3~7倍。酗酒则是脑血管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6、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多参加体育锻炼,避免精神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