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饭后漱口可以将刚刚附着在牙齿表面尚未被细菌发酵的食物残渣冲掉,减少了牙病发生的机会,同时漱口还能防口臭,使口腔清洁舒适。在医书《直指方》中指出:“凡暑毒酒毒常付于口齿之间,莫若时时洗漱。”西汉名医谆于意认为龋齿是“食而不漱”所致。中医学家提倡饭后漱口,临睡前必须漱口。并且着重指出吃甜食以后,应及时漱口。将漱口水含在嘴里,后牙咬紧,利用唇颊部,也就是腮帮子的肌肉运动,使漱口水通过牙缝,这样才能达到漱口的作用。每天漱口6到8次有调查显示,经常漱口的人患牙周炎、龋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明显低于无此习惯的人。特别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各种病原体游离在空气中,人们很容易吸入口腔,经常漱口,可清洁口腔卫生,达到防病的目的。一般建议,每天除早晚刷牙外,还应间隔2小时漱一次口,特别是吃饭前后一定要漱口,以每天6~8次为宜。茶水漱口好处多口腔里的食物残渣多含酸性,会腐蚀牙齿,导致龋齿等牙病。而茶叶属碱性,有中和酸的作用,且能抑杀某些病菌。茶中含氟化物,是牙本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能不断地有少量氟浸入牙组织,将会增强牙齿的坚韧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龋齿发生。研究发现,茶叶中的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坚持用茶水漱口,可以有效地预防流感。
漱口时将少量漱口液含入口内,紧闭嘴唇,上下牙稍微张开,使液体通过牙间隙区,轻轻加压,然后鼓动两颊及唇部,使溶液能在口腔内充分的接触牙面、牙龈及粘膜表面,同时运动舌,使漱口水能自由地接触牙面与牙间隙区。利用水力前后左右,反复几次冲洗滞留在口腔各处的碎屑和食物残渣,然后将漱口水吐出。若戴有活动义齿,应先取下义齿再含漱。一般漱口用自备的清洁水或盐水含漱。为了辅助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常加入某些药物的溶液作为含漱剂,如:0.2%-0.01%的氟化钠含漱液---防龋,1/1000利凡诺尔液,1/2500洗必泰液,1/5000呋喃西林液---抑菌、杀菌、消炎,3%硼酸溶液、复方硼砂溶液、1%过氧化氢液---清洁、防腐、除臭,1/!000柠檬液---增加唾液分泌,0.5%普鲁卡因液---止痛、康复新---促进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