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竹笋是禾本科多年生乔木或灌木植物苦竹,淡竹,毛竹等的幼芽,我国食用竹笋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就有烹饪竹笋的记载,其产地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等地,主要营养成分有水分,纤维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氨基酸等。
食用功效:
竹笋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益气的作用。
饮食宜忌:
1.肝硬化,疟疾,哮喘,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不宜食用。
2.女性月经前后也不宜食用本品。
3.竹笋不能与豆腐一同食用,以免产生结石。
食疗医方:
1.治疗抑郁症,面部黄褐斑等。
冬笋100克,佛手50克,白糖35克,分别将冬笋,佛手洗净后切成片状,一同放入锅中,加白糖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次。
2.辅助治疗麻疹
笋芽100克,黄豆60克,将黄豆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与笋芽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煎煮30分钟,即可饮汤食菜,每日食用1次。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制作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尤其是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