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耳鸣的原因,最常见的有3种:
1、外耳或中耳的听觉失灵,不能吸收四周围的声音,内耳所产生的“副产品”就会变得清晰;
2、内耳受伤,失去了转化声音能量的功能,“副产品”的声量就会变得较强,即使在很嘈杂的环境中都能听到;
3、来自中耳及内耳之外的鸣声:一些肾病患者,耳朵听觉器官附近头部或颈部的血管,血液的质量因肾病的影响而较差,使到血液供应和流通不太顺畅,就会产生一些声音,吸烟者血管变窄,使血液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年老者也会因身体衰竭血液质量较差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靠近耳朵,这些因血液不通畅而产生的声音,对耳朵来说会被听得一清二楚,成了耳鸣。
又如颞下颌,周围的血管或静脉若“不顺”,也会产生声音,这些声音传到耳内,就变成耳鸣。(颞是头颅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颌是构成口腔上下两部分的骨头和肌肉组织,上半部是上颌,下半部是下颌)。外耳的“渠道”受到耳垢或外来秽物的阻塞,阻挡声音能量传到内耳,内耳接受不到外间声音,“副产品”的声音变得响亮和被吸纳,就成了耳鸣。
中医认为,“肝经循环绕耳一周”,因此,肝火旺盛、肝气淤积可导致耳鸣、而“肾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耳聪目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所以,肾气不足、肾虚也会导致耳呜,因此需要仔细分析辨别,对症治疗。
由肾精亏损、气血亏虚等原因引起的耳鸣的特点是,起病较为缓慢,病程较长,耳呜的响度较低,如蝉叫一般时断时续,白天不明显,夜晚声音显著。且患者多伴有腰膝酸软、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脱发、足跟疼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