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是中国独特的蛋加工品,也是一种碱性食品。腌制皮蛋所需的材料有盐、茶以及碱性物质(如:生石灰、草木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皮蛋之所以有特殊风味,是因为经过强碱作用后,原本具有的含硫胺基酸被分解产生硫化氢及氨,再加上浸渍液中配料的气味,就产生特有的味道了。
为促使蛋白质凝固, 皮蛋在制作过程中,其原料中含有氧化铅和铅盐。(在制作皮蛋时,在鲜蛋的外面包裹的辅料中有一种叫密佗僧的东西,它的化学成分就是氧化铅。在制作放置的过程中,这些氧化铅就逐渐渗透到蛋内。
经测定:每克皮蛋中含铅约3微克,每只皮蛋以60克计算的话,则含铅约180微克。)人体长期吸入微量铅以后,会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明显的危害。
至于“无铅皮蛋”也并不是一点都不含铅,只是铅的含量比传统腌制的皮蛋含量要低得多。
微量的铅对成年人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对儿童来说,无铅皮蛋也以少吃或不吃为好,因为儿童对铅非常敏感,肠道内的吸收率高达50%。
在皮蛋的制作过程中主要涉及选择原料蛋、用料液浸泡、取出检验、包泥涂膜、装箱贮藏几个环节,其中料液浸泡这一环节必须用到氢氧化钠(NaOH)和金属离子。在浸泡液中添加NaOH是为了使液体呈碱性,促进蛋白和蛋黄凝固碱化;而添加金属化合物的主要目的是使其与蛋内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硫离子结合,生成难溶的盐硫化物而堵塞蛋壳孔,阻碍OH-持续向蛋内渗透,造成后期皮蛋“碱伤”,导致凝固的蛋白重新编程液态。由于儿童对铅比较敏感,一般不鼓励儿童,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经常吃皮蛋。对于成年人来说,考虑到皮蛋钠的含量比较高,建议每次不超过半个,而且不要经常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