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是一种豆科植物的根,经过干燥后切成小块儿或者较厚的片入药。采收的季节一般在秋天和冬天。作为一种药用类植物,现在人工种植面积较广,但以前的葛根都是生长在大山深处,所以又称为野葛。 味甘、 辛, 性凉, 归于脾、 胃、 肺三经,无论是古代的临床运用还是现代的药理研究,都证实葛根对于许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下面针对葛根的药性来聊一聊它的功效。
药性:《神农本草经》 首次出现葛根的记载,位列中品。历代大多本草研究认为其味甘性平,后有医家认为其甘中带辛。这为它的临床运用提供了基础。
古代临床记载的药效:
解肌发表,开腠理, 止痛。最著名的方子当属《金匮要略》里面的葛根汤了,在这一方剂里,葛根被重用,用于治疗太阳病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伤寒论》中记载的葛根黄芪汤为后世用治热泄、 热痢的代表方剂。
调中、 止痢。《千金方》中的解肌汤治疗伤寒、温病三四日不解者。而调中汤则可以治疗小儿在春秋时节外感风寒而下痢。
解酒、去烦热。《本草拾遗》 记载 葛根 “蒸食, 消酒毒, 可断谷不肌。 作粉尤妙。 《本草衍义》 中提到: “大治中热、 酒、 渴病, 多食行小便, 亦能使人利。 病酒及渴者, 得之甚良。‘’
治疗斑疹。《外台秘要》 记录葛根橘皮汤治伏气温病, 身发斑疹, 形如锦纹, 壮热而咳, 胸闷, 呕吐清汁等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主要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就是一种黄酮苷,葛根具有以下的功效:
抗心律失常。葛根乙醇提取物、大豆苷元、 葛根黄酮是从葛根中提取,这些有效成分被制作为现代西药,对于心肌缺血、氯化钙引起的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
改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原因之一就是内皮细胞的凋亡,而葛根含有的异黄酮能够对抗这种细胞凋亡,使血管内皮细胞保持健康,从而充分发挥其屏障功能,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和因缺血导致的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改善缺血症状。
抗氧化。自由基能够加速细胞的氧化损伤,葛根黄酮能明显消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细胞生物膜。
降“三高”。葛根黄酮具有降低血压、 降低血脂、降低血糖等功效,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对“三高” 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
保护肝脏。动物实验中,葛根能够对 慢性肝脏损伤的动物模型进行肝脏的有效保护。科学家猜想葛根也可能对人体肝脏产生类似的效果。
总体来说,葛根具有解毒解酒、透疹、降血压、 降血脂、 降血糖、 抗氧化自由基、 抗心律失常等众多的功效。
葛根首先的定位是一种主食(其特殊成分,让其具有药食两用的作用),而且做成粥,具有极强的果腹感。换思路再说说葛根可以定义为一种代替传统主食的减肥食品哦。很多植物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有特有的植物营养物质,有独特的功效。葛根中就有一种特殊的植物营养物质,葛根黄酮。葛根黄酮是少数明确注明具有保护心血管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葛根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保护缺血心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药中都含有葛根成分,就是最典型的证明。
葛根黄酮,对绝经期的女性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通过对雌激素的刺激做用,降低女性更年期的反应。另外黄酮还具有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还有保护肝脏,消炎去火,抑制细菌生长,治疗突发性耳鸣等作用。尤其适合作为夜宵食用。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的那么多,如果你做了一年多的葛根代理,也许你知道的比我还多。
葛根具有止咳、止泻的作用,用来治疗内热消渴、腹泻、痢疾;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葛根中所含有的葛根总黄酮可以帮助人体控制体温,用来治疗外感发热;葛根总黄酮可以提高人体的记忆力;可以扩张血管,用来治疗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在伤风感冒的时候,吃葛根等于申请入院治疗。有颈肩问题的朋友少吃为妙,也不要轻易请人吃葛根,因为不知人家是不是在受寒状态。分不清寒热的人最好少碰,天气热的时候可以吃,天一入凉,少吃吧。热天葛根解暑湿,冷天葛根要人命。~~~草头郎中留!
雌激素样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葛根提取物能改善子宫萎缩状况,增加子宫重量,并改变其血中激素水平。对血液系统的作用。葛根素能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抑制血栓形成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