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年纪稍大一些有点生活阅历的比较容易理解书里面写的内容。首先当然要有个懂的师父带,其次自己一定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经络的走向,比如直灸比如打坐。让自己身体经络全部打通,这个过程就对书上所写的12经脉,奇经八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都是自己身体告诉自己的不用去死记硬背。然后在师父的带领下去理解伤寒论,病是怎么一层层从里往外推的。身体有了深刻的体会,再好好把黄帝内经经脉篇好好理解。这些学下来就把所谓的诊断学,这么用药,怎么给人治病,以及治病排病的次第都搞清楚了。再跟师父学下把脉,看舌相。7788下来。再加上实战经验,自然能够成为好医生,当然这个过程还要加强自己修身养性。
恢复学习中医个人认为先要清楚中医草药的退化和采收炮制系统是如何崩溃的。重新学习首先应从中草药的生长环境特性,性味归经,采收炮制,验方的配伍和剂量等方面入手,当然这个过程是一种还原恢复的过程,因为我经历的中医目前是一种崩溃退化不啻百年的状态,不了解它的过去,是无从学习的,很多人说中医败于药,实际上就是指源头上草药从下种子那个环节就脱离了中医的精髓,后来的一系列环节都打折扣。很多人说中医,一上来就阴阳五行,升降沉浮,《黄帝内经》,殊不知,中医的起源是对自然界动植物,主要是植物草药的知识用于治病强身的探索,一种博物学的探索过程。
我是十年前从书店是买的一本《首批国家名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开始入手的。我觉得开始就背理论书是不会有兴趣的,看医案入手会有兴趣多了。就像打太极拳,先会比划招式了再深入拳理就容易懂。如果先练基本功练上半年就觉得没意思不想学了。当然,练童子功的例外,科班学中医例外。到现在理论我也背不得,但我会跟据病人的基础体质和病情选方用方,灵活加减。我自学中医是因为自己体质弱才学的,我和家人都受益了,我也只给家里人看病,一般情况下都还是能搞定的。学中医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而已,但的确受益了,是坚定的中医粉!
直接从医院里难治的病人入手,医好了会对中医感兴趣,先学草药,一药一病简单的,慢慢的看中医方面的书,多想想为什么,比如肺与大肠为什么是表里关系,他不是肺属辛金为阴,大肠不是属庚金为阳的…要搞清楚人是小宇宙,空间是大宇宙,怎么样达到平衡,也不是绝对的平衡,要阳大于阴的平衡。还有人的气血始于中焦,上注于肺依循经于大肠,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写,多思考慢慢的会成为一个中医的,西医是讲循环系统的,中医是讲动态动功能的…一一其实我也是打酱油的
建议从艾灸入手。针灸分为扎针和艾灸。扎针可看金十久自我针灸四十年。艾灸就相对简单了,还有刮痧和按摩拔罐等也相对简单。背部刮痧治感冒发烧很好。家里人及自己的一些小毛病,如红眼病,在耳尖上用针扎一下,挤出几滴血出来,第二天立马就不痒了,第二天下午就能全好。如口腔溃疡,在筑宾穴扎一下,几个小时后就能止疼,第二天就会好。小孩子发烧也是背后刮痧加艾灸大椎穴就能退烧。一些小毛病都能好。另外,艾灸还能治妇科,如阴道炎,盆腔积液等等。
自学中医的目的是什么,自我保健和养生可以。但是,想以此为业,医师证、执业证考极难过关。国家培养的是中西结合医生,考西医试题和公卫知识部分占1/3,你就很难过关!无证行医非法,只能于夹缝中苟且偷生,解决温饱和养家糊口都是问题!因此,学中医的出路,只有上中医学院,科班出身者才有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