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的清洁和消毒处理。鳅苗弱小的时候抵抗能力较弱,所以在开始放入泥鳅苗之前池塘的清理非常重要。一般在放苗入池塘的一个月前,需要把池塘的水放干净让太阳暴晒,晒越干越好,让有害物质无处藏身。在泥鳅苗放池塘一周之前,用消石灰先把池塘底部彻底消毒一次,生石灰能杀死多种有害微生物,比如蚂蟥、昆虫、清泥苔、寄生虫等,基本上对泥鳅有害的都能清除干净,效果显著。用消石灰消毒后一定要过一周以上才放入泥鳅苗,不然消石灰没完全溶解对鳅苗有影响。
泥鳅水花苗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育达到寸苗规格,这时会出现鱼塘水质、底质老化,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缺乏,鱼苗数量和密度很难准确估算,饲料投喂量难以把握等状况。为了提高泥鳅的生长速度,设计合理养殖密度,方便成鱼的喂养和管理,应对鱼苗进行捕捞、围数、转池养殖。泥鳅苗在转入重新培育优良水质的鱼塘后,又会出现新一轮生长高峰期。同时,在转池过程中可有效清理大型害虫和野杂鱼。
泥鳅养殖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多,在北方不常见。通常泥鳅养殖全年都可采收,但以夏季最多,一般鲜用或烘干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称为“水中之参”。在部分地区,泥鳅养殖已成规模。不注意的话,就会有问题存在。泥鳅养殖池的建造,在建造池子时就应充分考虑泥鳅的养殖生存环境,防止泥鳅逃脱,同时注意池底的消毒,在放苗之前要培肥水质。
25度左右的水温最适合养殖泥鳅,如果天气特别热的话,水里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这时候要及时给池内注入新的水。泥鳅是杂食鱼类,在给它投食的时候要注意各种营养的搭配,可以给它投喂鱼粉、菜饼或者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饲料;投喂频率在一天三次就可以了。
把池塘底部的淤泥挖赶紧,因为池塘底部沉淀了过去一年里所有的泥鳅粪便和没吃完腐烂的饲料,会产生大量有害微生物。而泥鳅又喜欢在淤泥里面钻来钻去,若不清理干净将不利于泥鳅的生长,所以在放入泥鳅苗之前底部不能留有淤泥,给病菌生存的环境。
水产动物的养殖重在水质的调节,泥鳅养殖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泥鳅养殖池水质以黄绿色为好,一般每10天换水1~2次,发现水色过浓要及时换水,高温季节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水生植物,同时在池上搭盖荫棚遮凉,防止温度高对泥鳅生长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