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医生都是骗子。医学发展到今天,虽然成绩斐然,但面对大多数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医学依然显的那么苍白无力。因此,国外有一位著名医生去世后,在其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段话“偶尔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道出了医生的无奈,也显示了医学的无力。但有些患者治愈心切,疾病乱投医,这个期间也可能会被游医所骗,这样的患者,即使到了公立医院就诊,那怕看的是大牌专家,只要没有治愈,就会说又上当了,又碰见骗子了。长久的不良情绪,从而导致了许多伤医的悲剧。
在网络上看病的人,他们在网络上对着自己的病情查资料,上你这里来看病之前,他通过网络好像对自己的病情,已经有所了解,到你这只是为了确定一下。如果你的诊断和网络上一样,他对你嗤之以鼻,如果你的诊断和网络上不一样,他又怀疑你的水平。诊断疾病是给非常复杂的过程怎么可能一网了之。就当前网络发达的程度,为什么医院还是人满为患?网络看病并不具备一定的有效性。还可能使医患矛盾增加,使患者在看病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浪费钱财。
迷信网络。有些患者一有疾病便上网搜索,对疾病的专业术语比大夫还掌握的多,甚至出口都是详细的理论,讲一套又一套。看似好现象,实则不然,因为网络上有关疾病的知识多是碎片化的,并不系统,况且有很多事非专业人士所发表或描述,多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不符合临床实际,更指导不了临床。但患者往往坚信自己掌握的是真知识,就诊时,因为大夫和网络描述不一致,便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更不会积极的配合治疗,从而延误了病情。
带着迷信思想去看病,一但病情比较特殊,就疑神疑鬼,不配合医生,按医嘱治疗,自己跑去民间,找那些巫婆,神汉去看病,或者只相信保健品,最后贻误病情,浪费钱财,还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以患者就是老大自居,不懂得尊重医生或其他患者,除了不来医院,来了就着急,稍有待慢就动粗。就好像医院是他家开的一样。动不动拍桌子,扔板凳。表现出医闹的一种方式。
对医生对他人不尊重的患者。有些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自己有地位,有权,有钱,很了不起,对医护人员指手画脚,把医护人员当服务员,专为他一人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