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酸菜是先还要沏好泡盐水,稍后再腌进鲜嫩的时令蔬菜,掺入质优的老腌水,也叫母水,盖上盖子泡过五六天即可食用;东北用的是大白菜,制作东北的酸菜是将白菜码入缸中加盐杀出水,再将水蓄满,白菜要在水面以下,白菜经乳酸杆菌发酵后,产生大量乳酸,不仅口感好,而且对人体有利,但要注意东北酸菜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量的亚硝酸盐,一定要腌制足够的时间方可食用。因地域的不同,南北方吃辣椒的原因也不同,南方人为祛湿,北方人为驱寒。南方人喜欢甜口,北方人喜欢咸口,从南到北高血压患病的机率越来越高。
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在12点钟声敲响时说,12点了,大家回家吃饺子。不仅是12点,整个晚会总是强调“回家吃饺子”这件事。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来过南方的人或者对南方不了解的人,会认为全国人民过年都是吃饺子的。然而事实上南方很多地方过年是吃汤圆的。甚至在四川这边很多人都是在吃火锅。只能说一个地方一个风俗。饺子得话,会加一些盐等佐料出来才有味道,但是南方人口味偏淡,吃汤圆也是不错的,四川得话,比较潮湿,吃火锅可以祛湿也在情理之中。
有一次和南方朋友出去吃饭,才发现南方人出去吃饭最后一定会说"再加个青菜吧""再加个青菜就差不多了"等等之类的话。而且这个对青菜的定义跟我们北方人还不太一样。比如北方人吃饭时点一个排骨炖豆角,这里面的这个豆角就算是青菜了吧,酸菜炖白肉里的酸菜也勉强可以算是青菜了吧。但是南方人就不一样了,这个“青菜”一定纯青菜才可以,必须是绿油油的一大盘端上来才算是青菜。
南方以米为主食,因为南方气温高雨水足,适宜水稻生长;北方气温低,雨水少,适宜种植喜干耐寒的小麦,北方就以面食为主。其次在口味上。南方多雨光照强,盛产甘蔗、蔬菜和水果,自然养成吃甜的习惯;北方冬天气温低,北方人将蔬菜腌制过冬,慢慢地养成了吃咸的习惯。最后从喝汤看南北差异。南方人汤是作为一道菜上桌,特别是广东、浙江等地习惯先喝汤再吃饭,北方人汤会在饭后喝,而且也不作为菜品上桌。
北方吃大米的地区和人群不少,但从大范围概率看还是这样的。在晋陕地区吃过面条后,回到南方很难找到可以媲美的,再说家常做面条,北方很多家庭都会做,而且很麻利,在这边包个水饺都是买现成的皮儿,更不要说擀面,估计擀面杖常年看不见。糕点类型上也是,北方的大馒头、花卷儿、各种大饼,南方是汤圆、年糕、拉糕等米做的。
南方人以米饭作主食,面条为小吃或招待、迎合北方人口味,因小巧习惯喜以小碗盛放,但不放葱 姜、叶菜,喜欢放酱油、榨菜、明菜油 ,一般是挂面,外观和口味对嗜好面条一族来说差强人意。北方人做面常加时令叶类鲜熟,佐以生葱、生蒜、香菜等调味,味 重油多,配料及汤相对较咸,主要是驱寒,饭量大的也可配馒头、烧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