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主要是石膏固定,石膏固定时要让足外翻位,减少腓骨短肌肌腱的张力,也就是说减少骨折近段的拉力,防止骨折断端分离加重。以利于愈合。这个一般2周复查正位和斜位X片,观察位置变化。这时四周开始生长纤维结缔组织包绕骨折断端。固定4周后可以再拍片复查,去除石膏。但是这时骨折没有愈合,还不能下床负重活动,但可以活动脚踝,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可以拄拐行走。2个月后再拍片,这时可以适当伤足用力。3个月拍片一般都愈合良好。可以正常活动了。
早期合理的患肢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的力量,预防关节僵直,促进骨折愈合。成人骨折的初级阶段(两周内),大多数骨折只做患肢的主动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因骨折断端仍不稳定,剧烈活动会存在骨折断端错位等风险。三周后患肢肿胀已明显减轻,骨折周围软组织已基本修复,患肢骨折周围关节可主动活动,适当加大活动度。
人体骨骼的重要原料之一就是钙,所以很多人会认为骨折后需要多补钙,觉得这样才能更快恢复。其实,骨折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并没有消耗多少钙。而补充的钙太多,反而会造成体内钙剂过多,从而引起血钙的提高。
拆除石膏后,首先也不应该穿鞋负重,应该在软床铺上轻轻的以五公斤的力量去尝试,没有明显疼痛,锻炼一到两天以后再逐渐的增加负重重量。这样循序渐进的增加,逐渐的可以摆脱卧床休息的尴尬。
固定关节:足趾、踝关节周围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在无明显疼痛基础上,患侧肌肉可做静力收缩,即肌肉收缩、张力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运动。
一定不能够在拆除石膏之前负重,因为骨折愈合不稳定,脚踩时会导致骨折移位,一旦移位位置不好则需要手术治疗。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