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不同地域的人在健康问题上有不同特点,比如欧美地区的人,看起来体格会比亚洲人要“壮”一些。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北方大汉”,其实也从某些角度上体现了南北方人群的差异。(虽然并不准确) 但是,即便肤色不同、身高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外国人和中国人在基本健康问题上都是一样的,并不存在“外国人体质比中国人好”的情况。 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都要把正常体温维持在差不多的范围,都要摄入差不多的营养素,都要睡差不多的时长……只要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基本生理状况没太大区别。
昨晚跟南航的留学生队约了一场篮球赛,全场,对方清一色的美国人,最后114:120输了。终于体会到了身体素质对于打球的重要性,坦白来说,那群老美技术一般,投篮一般,但身体素质好过我们太多,虽然我们队上也有几个前CUBA主力球员。后卫176,洛杉矶人,轻松暴扣,中锋195,在他面前出手要尽可能地挑高弧度,不然就等着吃火锅。平时打球随便的两人行进间传球也不好使,老美胳膊长腿长速度快,很容易抢断。加油,好好练身体吧。
强行区分“中国人和外国人体质”办的蠢事真心不少。 比如,一些人以“中国人体质不同”为由,不让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洗头洗澡,结果产妇们带着病菌和婴儿同吃同睡,最后只会让妈妈和宝宝更容易生病。 再比如,有些人不让产妇吹空调,导致“产褥期(坐月子)中暑”,其实这个病完全是“中国特色”,国外极其少见。 如果总做这样的事,“中国人的体质”会变好吗?
5到8岁:美国的家长会带孩子出去打球、锻炼;而中国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在家学习。9到12岁:美国的孩子几乎每天都出去运动,包括打球,跑酷甚至力量训练;中国的孩子很多已经戴上了眼睛,家长和老师给了他们过多的作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抽时间去运动。13到14岁:美国的孩子大多已经牛高马大,肌肉发达;但是中国的孩子却仍在为多跑了一圈斤斤计较。
一个人的健康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生活方式都可以影响我们的健康。 如果一个人不爱运动、不管好自己的嘴、不做体检、不保养身体、不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喜欢把问题归结于“个人体质”,其实就是“不付出努力,却想见彩虹”。 一句话:身体不好,真的不能怪体质。
最近我在吧里的贴子看到不少看见外国人身体素质好,就说是人的基因的事。不过我想说的是,我觉得还是一个国家个人的审美标准影响了我国健美的发展。就说我的爷爷那一辈吧。那会四川的人均身高也就是1。6米。而到了现在我的一个同事的儿子13岁身高就1。83米高了。现在的初中身大部份都比我们还要高。加油吧!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