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确定分手已成定局后,很多人会陷入深切的痛苦中。愤怒之下人们通过社交平台偷窥对方的动态,既害怕对方过得好,但一旦对方在平台上流露出负面的情绪,又会很担心。整个心绪都是被那个曾经决绝地伤害过自己的人牵引着。糟糕的情绪可能会让人做出一些不利于自己身体健康的行为,比如暴饮暴食或绝食、失眠或嗜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对个体影响持续更久的行为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自尊感降低:觉得之所以会“被分手”一定是自己有些事情做得不好,不断地给自己挑毛病,认为自己很糟糕,没有人会喜欢自己,对未来很绝望;或是把攻击指向对方,觉得自己瞎了眼,居然看上对方这样的人。
一段关系的结束通常事先会有一些征兆,但在一方提出结束关系的时候,另一方还是会感觉到震惊,他们的第一反应也就是否定:不会吧,怎么就分手了呢?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吧?这一定不是真的……这是人在遇到突发的引发焦虑的事件时的一种很自然的防御反应。这种防御就像汽车受到撞击时弹出的安全气囊一样,可以让我们在强烈的冲击性事件来临时得到短暂的缓冲,保护我们不被即刻击倒。
物极必反,时间的推移(这个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会让人逐渐地接受事实,也能相对冷静客观地看待曾经的那段关系。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接纳自己,也会看到在关系中对方的糟糕表现,下决心删除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并把对方从网络社交平台上删除或拉黑。当然这段时间也是容易动摇的时期,会因为对方的突然联络而浮想联翩。但这时自尊已经在恢复,在对关系的思考中也会更多看到自己。
当缓冲结束,在确认了对方做出分手的决定后,人又会进入另一种状态——努力挽回。想方设法地找机会把话说清楚,女生会想着撒个娇、卖个萌,对方可能就回心转意,少数极端的男生可能会用逼问、自残的方式使对方转变态度。但对于关系已经破裂的双方来说,这时的挽回即使收到成效,也只是暂时的。而被分手一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表明自己已经为这份感情努力过,让自己不后悔。
恋爱分手或婚后又离婚,都是人们常见的容易产生心理困扰的生活事件,特别是对于在关系结束中处于被动的一方而言。“被放弃”都是相对中立的说法,更极端的说法还包括:被甩、被抛弃等等。置身事外的人听到这些词都会有不适感,而对于身处那样的位置的人来说,其体验就更复杂了。
一种爱而不得,明明已经被放弃了而自己却还不肯放手,任然在等着心中自以为的奇迹,可结果等来的只能是更大的失望。被放弃就想心里的那根精神支柱突然断了,内心世界岌岌可危,一种世界崩塌的难过,然后自己却又无能为力挽救一些,只能在内心的废墟上艰难的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