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粿呀,在去歙县中学的路上三岔路口那有两个阿姨合开的一家店 像是摊位那种,各种各样的馅都有,韭菜粉丝呀,豆黄粿,豆角粉丝等等等。
皮薄馅厚,我妈妈自己也常在家做,卖相没有外面卖的好看,但是也超好吃😋
这真的只能怪我拍照技术太垃圾了😂
还有就是臭鳜鱼,桃花流水鳜鱼肥,肉嫩,味美。
爱吃甜食的,这里有顶市酥,我记得有家桃园食品店,卖这种糕点比较多,正宗,比在景区便宜很多,甜而不腻。
黄山市吃的还是很多哒
不过对于土著居民我来说,我喜欢这的环境,空气质量真的没的说。随时一拍都很美腻
啊,,歪楼了😂😂😂
黄山美食攻略—黄山烧饼,相传1357年,朱元璋避难来到徽州一农家,饥饿难当,这家主人便拿出平日爱吃的烧饼给朱元璋充饥,吃的他是满口生香,大为赞赏。次年称帝时,没忘这农户的救命之恩,说救驾有功,就册封为“救驾烧饼”吧。地址:屯溪区荷花西路2-1号(近清真寺)在我的脑海里,这种美味停留在街边小店:一个木桶炭炉,一个师傅做饼,一个师傅烤饼,取饼售卖。原先烧饼是挺大的。而且馅多,但是现在,就够一口,而且是用电箱烤的了,好吃的也不好找了。这两家都是得到比较多认可的。
黄山美食攻略—黄山刀板香,相传胡宗宪返绩溪龙川时,路过歙县问政山拜访恩师。为款待爱徒,师母将家中腌制的腌猪肉平铺于山笋上面,放置在刀板上一同蒸,捞起切成薄片,与刀板一同端上桌,胡宗宪吃后,味口大开,命名此菜为“刀板香”,故徽州刀板香一直沿用至今。笋子与腊肉同炖,吸走咸肉的盐分跟油腻。腊肉好吃,笋子更可口。但是好吃也别贪嘴哦,笋子吃多了对胃不好。不过现在饭店、农家乐是否真的会用香樟板去烹饪这道菜,作为本地人,我也表示怀疑。
黄山美食攻略—黄山臭鳜鱼,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醇滑爽口、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
黄山美食攻略— 五城茶干,五城茶干为四大茶干之首(采石矶茶干、界首茶干、白蒲茶干),乾隆曾在游历徽州齐云山时,誉之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品尝到五城茶干时,特在茶干上印下无字印,誉为有口皆碑。
滨江西路3-1号 有家五城茶干店,名字就叫这个。其实好多菜市场也有得买,不过不好找。不要让老板看出来是游客的样子,或者去还个价,本地人去买小袋的可以便宜5毛,大袋的便宜个2块钱。
黄山美食攻略—黄山笋干,黄山市笋资源丰富,每年春天在茶叶开采前鲜嫩的春笋已上市,因采茶时节正是拔笋的最旺季,故名茶笋,可炒菜,红烧、煲汤、凉拌,是餐桌上招待亲友不可缺少的特色菜肴,也是徽州菜的基本食材之一。这个可以直接上淘宝买,价格比实体店会便宜很多。需要也可以到我的淘宝小店(忆徽山货),是我外婆家自己制作的,每年我们也都是吃她手工,农家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