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胶东,令我至今难念的美食,应该是松树蛹。胶东地处山地丘岭,满山遍野的松树一眼望不到边。过去由于管理的不善,松树被毛虫吃的一片一片的死去。为了能尽可能的消灭毛虫,到了夏天,村里发动全村人员,拿着剪力,手上戴上用塑料包在手上的简易手套(当时没有乳胶手套),选择阴雨天,开始满山拉网式捕捉。为什么要选阴雨天呢?毛虫身上的细手,阴雨天不能沾到身上。捕捉回家后要用火烧茧皮,再用剪刀去,最后拿到深红的松虫蛹或松虫蜈蚣。这些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还要用碱水洗,待凉开后才能制作成美食。我们这里一般是油炸再撒盐或用盐水浸泡后加韭菜炒。甚是营养又美味。
在我们农村老家,有种美食让我时刻怀念。那就是薯包,一想到它,我的味蕾就开始发作,口水就开始在嘴中漫溢,在制作它们时我们一大家人要团结协作方能吃上这舌尖上的美食。吃薯包有讲究。不怕热不上火的人出锅不久就可以尝鲜啦,咬上一口“嘎嘣”一声又香又脆;怕上火的人就得把薯包放在电饭煲的层子上蒸上一小会儿,再去品尝。还有一种独特的吃法,把煎好的薯包放进糯米自酿的酒娘里翻个身,香、甜、脆三位一体,让你的味蕾直呼快活。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在家中吃的许许多多难忘的美食,最让我怀念的,还是豆沙包,豆沙包算是我十分喜爱吃的包子。制作方法和其他的蒸包子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里面的馅料是豆沙。蒸出来的豆沙包味道十分的香甜,因而吃的时候常常会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以致于现在的我在介绍这个美食的时候,就能回味起当初吃豆沙包的美好时光了。
我不是一个吃货,但是,有一种美食让我至今想念。它就是水煎包。水煎包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是属于奢侈品的,如果你在路上碰到有人上街买早饭吃,而且吃的是水煎包,喝的是豆粥,那是非常让人羡慕,所以,曾经“吃包子喝粥”,在我们那里被认为是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普通人家如果有一天能买水煎包吃,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以前农村的那种爆米花,长条的那种,一年做爆米花的人只来一两次,每次来大家都拿着自家的米啊,玉米啊什么的去找那个人爆,然后给点加工费。每次这个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因为当时农村不来零食就不多,这种爆米花又便宜又好吃,而且还可以吃很久,想想好怀念啊。
就是我们这里的枣花啊,光看名字就会觉得很好看,这是山东沿海地区春节必备的面食。是用面和红枣制作而成的,因为家家户户纯手工制作所以吃起来小麦的香味依然很浓厚,再加上周围点缀的红枣,吃一口就会尝到红枣的甜味,在美味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