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牛肉火锅里的胸口捞,汕头牛肉火锅的庖丁解牛最为出名,牛的每个部位都有汕头人才明白的特定叫法,比如口感顺滑的吊龙,有嚼头的五花趾(牛小腿),肉甜的匙仁(肉眼),香嫩的脖仁(牛脖子)等,这些名字听起来费解,但见到实物至少还能恍然大悟。只有一样东西是我看了也不懂的,那就是膏黄一样的胸口捞,在我眼里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脂肪,但其实它胸是黄中带白的牛胸软组织,只有大而肥的牛才有。在汕头人的手中卸下来,竟然吃出了胶原蛋白的爆爽口感…而且在汤里涮刷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快30秒,最长不得过5分钟。
广东中山发霉的“炊年糕”,一次过年籍贯广东中山的朋友送了一篮年糕,打开一看吓一跳,上面全是绿幽幽的霉菌,惊讶之中却被家人嘲笑没见识,原来这种发霉的年糕叫“炊年糕”,是中山人过年的宝贝。广东气候潮湿温暖,糯米糕蒸成的大年糕容易发霉,表面长出五颜六色的霉菌,看起来十分恐怖,但年糕内质却依然完好,类似安徽的毛豆腐,不发毛还不吃,而且发毛在本地人看来就是“发财”的好兆头。中山传统吃法为蒸食,用刀切干净发霉表面后蒸熟吃。
我觉得是广东潮州血蛤,二十年前和老板出差去潮州时,第一次接触血蛤,经开水灼几秒后就上桌,一个个微张着血盆小嘴,碟子里渗着血水,当场就把我吓坏了,硬着头皮试了一下,竟然毫无腥味,且鲜甜无比。血蛤属小贝类海鲜,生长在滩涂里,当地人又叫血蚶、毛蚶,生腌血蛤是潮州名菜,在辣椒、酱油、生蒜末的调剂下,肉嫩润滑,鲜美异常。据说血蛤还有补血润五脏的作用。
我吃过烤猪眼睛,把新鲜的猪眼穿到竹签上,一串4只,放在火上边烤边刷上酱料、油盐等各种佐料。烤好的猪眼外观上看起来和其他烧烤食物差不多,黑黑的看不出原貌。但是烤猪眼嚼在嘴里有一种韧性,很香很有嚼头,口感很好,一点腥味都没有。最特别的是最后猪眼里的汁水,轻轻一咬,会‘嘭’一声爆在口中,这时是它最鲜美的时候,胜过撒尿牛丸。
当然是台湾槟榔啊,曾经在湖南尝试过一次干槟榔,结果生不如死,整个人仿佛坐过山车一般,天旋地转,心都快跳出来了。后来在台湾游玩时,包车司机请我们吃新鲜槟榔,上了一层石灰的绿色树叶里,包着橄榄一样的槟榔果实,司机师傅嚼得有滋有味。我因为感受过它的厉害,所以先咬了一小口尝试,“令人发指”的又苦又涩,无法忍受。
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牛粪火锅牛瘪火锅,这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苗族美食。为贵州黔东南地区待客上品。在宰杀前用上等的青草加中草药材喂饱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来,挤出其中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后食用。反正我是看看就够了,下不了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