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屁虫!夏天是绿色的,一摸就放屁,臭到洗手N次也洗不掉那销魂的臭味。冬天变成黑色啦,躲在河滩石缝下过冬。爸和几个叔叔去搬石头,捡了一大口袋。先泡温水盆里,盖上锅盖。所有虫开始扑腾放屁,放到脱肛就干净啦。锅烧热,直接倒锅里炒,昆虫类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炒着炒着锅里就黑亮亮油噜噜的,撒上点椒盐,香味四溢。犹豫半天狠心扔了个进口,闭着眼睛嚼——脆!椒盐的香味调中和蛋白质的油腻感,超级好吃!然后就停不下来!当然,吃到屁没放干净的还是很臭很臭的。
生吃白蚁。小学的时候看该死的动物世界,赵忠祥配音说黑猩猩会用口水粘过的枝条,去白蚁窝里粘白蚁,白蚁富含蛋白质,是猩猩们喜欢的美味。蛋白质,美味,这样的台词简直就是教唆犯罪。然后我终于在小学校园里的银桦树上找到了白蚁,如获至宝,趁着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就怕别人发现了这种美味,偷偷溜出去逮白蚁吃。怎么说呢,白蚁的味道其实真没有那么糟糕,咬碎后有点像芝麻的香味,酸酸的,有点坚果味道,但多吃几只会头晕。后面我觉得不能一个人吃独食,就把玩得最好的两个小伙伴叫去,一起品尝,足足吃了一个体育课的时间。
斑鸠。将“白条斑鸠”斩件,用滚烫的菜籽油炸得酥脆,捞起;锅内余油少许,放姜蒜花椒炒香,再放入炸好的斑鸠,倒入半碗米酒焖制,汁将干未干之际放入干辣椒段大火快炒,加盐炒匀,汁干起锅。做好的辣椒炒斑鸠异香扑鼻,斑鸠肉外皮略酥,肉质细嫩不发柴,饱吸米酒及姜蒜的香味,兼具淡淡的辣香,吃一口便觉得眉毛都要鲜得掉了下来。
这种虫我们这里方言叫“爬爬虫”。这种虫一般生长在河边的石头下面,把石头翻开就能看见趴在下面,它头上的夹子会夹人,还蛮疼的,可以油炸或者烤了之后吃,吃的时候把它的头和屁股拧开就能把肠子拉掉据说,这种虫子对治疗小孩尿床有用,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听说原来小的时候还敢吃,现在还是有点怕怕的。
读初中时,爸在饲料厂上班。老鼠住在仓库偷饲料吃,一个个油光水滑。猫也住在仓库里吃饲料,和老鼠融洽共生。于是,人们齐心协力,关闭仓库门用裸线电耗子,大丰收!大的每只足有近一斤!剥皮烤着吃,有点风干腊肉的赶脚。我妈不让吃,说是女孩儿吃了长斑。吃货哪能放过任何奇葩物,长大了果然有雀斑。
那就是竹鼠,还有人大规模养殖。顾名思义竹鼠就是吃竹子的,一般生活在竹林里,但是抓野生竹鼠还是蛮难的。竹鼠有两颗大大的门牙,长长的,看起来像兔子牙,但是它的牙齿超级厉害,据说可以把手指头咬断(毕竟是吃竹子的)味道呢,也就那样,肉味,可能我的味蕾不太灵敏,我吃不出来什么特别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