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端午节的那课,说到的粽子让我很向往。小时候家里没钱,基本没吃过几次粽子,现在好了,我自己学会做了,红枣的、肉馅的、板栗的、核桃的……馋了就做一锅,吃不完冻冰箱里,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放进蒸笼热热,照样美味。
《一碗阳春面》里描写的那碗面实在是太香了。当时想象中的应该跟妈妈每天做的面条不一样的味道,应该类似方便面里的面那么劲道。长大后在兰州拉面之类的面馆里吃过很多次不同的面,可惜没遇到过叫阳春面的。
《雷峰塔》那一刻提到过螃蟹,里面的蟹黄描述的很美味,怎么吃螃蟹也介绍的很全,可惜我们家乡是内陆,我一直把蟹黄当成鸡蛋黄去想象。为蟹黄流了很多次口水,却一次也没那么吃过螃蟹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万年劳》,那时候很喜欢这篇课文“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父亲把糖煮开,等能拉出丝来,火候就算到家了”
杨梅是让我流口水的,不是馋的流口水,而是我这人对酸很敏感,一听见杨梅的名字,就感觉很酸,牙齿开始冒酸水,进而眼睛里就流泪。其实我还真没吃过杨梅呢。
小时候学过一课《落花生》。正好我家里也种着花生呢,我就缠着妈妈煮给我吃,那个花生真是太嫩了,连皮放进嘴里,都能咬出水来,注意不要放太多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