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又特别节省。炒菜,盐多油少,汤汤水水一锅炖。零花钱,那是从来没有的,零食自然也没有。那时候,唯一的盼望,就是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了,母亲会切米糖,会炒花生炒瓜子,她弄好这些吃的,就用铁箱子装起来,放到柜子上面。每次我想吃,就只能等她赏赐;有时太馋了,我会趁她出去干活,搬凳子掂脚,爬上柜子找吃的。最爱吃的就是,番薯熬汁,和着米泡,切成一块块的米糖了。番薯熬的汁,又甜又粘,和着米泡,揉成球状,咬不动,只能一点一点吃;番薯汁多的,咬一口还拉起长长的丝线,好有味。平常都是吃盐吃辣,过年才能吃到甜味,就显得特别珍贵。长大以后,很多年没有吃到米糖了。
当然是水饺啦,仅此一个,别无其他。我是农村的,小时候家里很穷,那时候的物质也不是很丰富。说来大家可能不信,平时难得吃吃肉,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肉。过节的时候,买回来肉,分量不多,舍不得直接红烧了,怎么办呢,做饺子吧。剁馅做饺子,放上各种蔬菜,比如萝卜、芹菜、白菜、荠菜等等,可以整个一大盆,包上好几天。每次爸妈一边在包,我在旁边一边都在说,少放点馅,留着下次吃。饺子出锅之前,爸妈总会盛一个给我尝尝,美其名曰看看熟了没有。我总是急吼吼的吹了两口气,一口吞下去,还没来得及尝出什么味道,就进了肚子里。哈哈。
从小到大,最喜欢吃的,是妈妈包的大馄饨,妈妈喜欢买点大骨头回来,用高压锅压一下,烧成很好喝的骨头汤作为汤底,馄饨馅一般是荠菜肉的,很香很香。上高中那会,我能一口气吃25 6个,吃完以后要喝两碗骨头汤,还要捞一根骨头碼点盐啃完,才会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有时候,妈妈还会买点小馄饨皮回来,用剩余的肉馅包一点小馄饨,第二天早上会下给我吃当早饭,那时候,吃馄饨真的是件太幸福的事了。
挺喜欢吃水晶萝卜。水晶萝卜。咱们经常看见三叶草。但这东西会开花的。经常养着,总有惊喜。等果子成熟之后,就像萝卜一样,但又是透明的,才被称为水晶萝卜。酸酸甜甜的超好吃。我并不在农村。偶尔到农村那游玩的时候,偶然遇到的。大家都不知道!以后遇到三叶草,赶紧养着。因为有水晶萝卜吃,我经常吃。不过吃太多不好。有的一些东西就是不要吃太多。
凉皮(擀面皮)我吃这个吃了还想吃。冬天也会想吃,下雪天让妈妈做了凉皮,放学回来坐在热炕上吃。高中时吃了一年凉皮,后来生病了,同学给我爸妈说我在学校只吃凉皮,还说我在这有一个凉皮阿姨,其实那个阿姨见我天天吃凉皮还劝我吃她家别的,我都拒绝了。几年前准备节食减肥,想在减肥前吃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连续吃了二十二天凉皮开始减肥。
不怕大家笑话,我这一直吃不腻的不是什么特色美食,也不是什么饕餮盛宴,反而是母亲亲手腌制的各味小菜,至今四十年过去了,仍旧百吃不厌,每餐一定要用以佐饭的,若是哪天缺了,心里便会生出些遗憾,似少了什么?那餐饭也定吃的不顺畅,不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