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香肠种类繁多,样式和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白肠(Weißwurst)、血肠(Blutwurst/Rotwurst)、肝肠(Leberwurst)、咖喱肠(Currywurst)等等等等。 吃白肠一般会配以甜芥末、8字形面包圈和啤酒。 血肠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煎熟之后和酸菜、土豆泥一起食用,一种是作为小吃或者点心直接冷吃。 肝肠可以煮熟了切片吃,也可以当做一种酱抹在面包片上。 咖喱肠就很亲民了,在德国街头经常都能看见卖咖喱肠的小摊。煎过的肉肠淋上番茄酱、撒上咖喱粉,再配上一份炸薯条,堪称黄金搭档啊!
传统中式香肠按口味分主要有广味和川味香肠。原料主要是猪肉,发展到现在也有用牛、羊肉的;原料肉的瘦肉不进行绞碎或斩拌,而是和肥肉都切成小立方块(肉丁),或用粗孔眼筛板绞成肉粒;原料一般不经长时间的腌制;生产过程中有较长时间的晾挂或烘烤成熟过程,使肌肉组织内的蛋白质和脂肪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受微生物作用自然发醇,产生一些风味物质,因此制品具有独特的浓郁风味。中式香肠辅料中一般不用淀粉和玉果粉,成品有生熟两种。生的吃时再蒸煮,由于成品是生的且比较干,所以耐贮藏。
德国香肠是德国人餐桌上一日三餐必备的,相当于主食,有蒸煮的,风干的,新鲜的,烟熏的,生制,熟制,品种可能上千种,其高档品质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德式烤肠的肉馅通常特别细,甚至乳化过,看起来好像放了很多淀粉进去,其实没有,口感吃得出是纯肉的;而中式香肠在中国也就是偶尔切点片蒸了吃,或者就是超市的火腿肠,在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定位比较低,品种相对比较单一,质量一般。德国大餐吃的是香肠。而中国香肠是上不了中国人的宴席。
国内的香肠同样品种丰富,和德国香肠在做法和口感上差距还是蛮大的。地域不同的人们爱吃的香肠种类也不一样,像广东人爱吃腊肠,东北人爱吃哈尔滨红肠,广西人的特色是糯米血肠,川渝地区喜欢吃麻辣香肠。咱们的香肠通常都是煮熟了之后切片吃,或者切片炒菜。像德国人那样生吃的香肠,我们大概也许可能还是无法接受吧。此外,泡面搭档的火腿肠在德国也不常见,留德华们怕是分外想念的吧~
传统的德国香肠基本不掺合淀粉,仅由纯肉加调料腌制而成,肉感十足,口感鲜美,味道浓郁且烹饪方便,德国可谓名符其实的香肠大国。据统计,德国拥有超过一千五百种香肠,由于香肠文化的异常发达,德国人烹调香肠的手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是炭火上香烤,热锅上香煎,水煮或者用啤酒焖煮,生吃或涂抹在面包上。一般是真空保存或者不易保存。
德国香肠是新鲜肉糜制成现卖的,保质期很短,没有发酵,吃的更多的是肉的原味,就好像狮子头那种。中国香肠更接近意大利萨拉米肠,属于储藏品,所以盐分很高以保障不易变质。 火腿肠是现代工业产品,加淀粉是为了降低成本。正宗德国香肠就是纯肉加调料,不含淀粉的。但因此也含脂量更高,吃起来很重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