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在我18岁的时候,我和家乡的人一起去上海打工,在外面的日子里,每当一个人的时候,就非常想念在家的父母,想念妈妈做的饭菜,还有家乡人最爱吃的“浆水菜”。浆水菜,是我们家乡的一道农家菜,是用山上的野油菜,开水烫好,加入面汤而做的,非常简单。记得在家的时候,妈妈会把浆水菜加入辣椒,葱花蒜苗,放入锅内爆炒,做成浆水面,那真是一个香。多年过去了,我是什么都可以忘就是忘不了家乡的“浆水菜”。那是我小时候的记忆,那是妈妈味道。
小时候,妈妈给备得主食为煎饼,从上学带饭的那天起,煎饼陪我度过了整个学生时期,刚烙好的煎饼,卷上大葱,放上妈妈做的大酱,那是童年最大的满足,每当妈妈烙煎饼的时候,蹲在在她的身旁,吃煎饼的渣子,又香又脆。每当想起煎饼,就想起妈妈早早起床为我准备煎饼的场景,两盘鏊子,一个马扎,一个刮子,一盆面糊,那袅袅的炊烟充斥我童年的早晨。父母在,不远游。可惜自己做不到呀,伤感。
每次去东北菜馆都一定要点猪肉炖粉条这道菜,到不是真的有多爱吃,只是每次看见这道热气腾腾的东北大菜被端上桌,心里总是 有种暖暖的感觉,因为这是老妈最拿手的一道菜,肥而不腻的五花肉配上东北的大粉条,无论多寒冷的冬天,都会让我大汗淋漓,在家的时候从不觉得这道菜有多么美味,但是现在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时常回家,尝尝老妈的手艺,只能在餐馆点这道菜以解相思之苦。
白切鸡,是一道很简单的菜。家里独特的白切鸡味道,在外面繁杂的都市是品尝不到的。外面的“白切鸡”不仅贵,而且还不好吃,没有家里吃的那种鸡肉味道。在外面工作久了,每次想到或者看到“白切鸡”,我都会想起家里的亲人以及家里的“白切鸡”。老妈做的“白切鸡”可好吃了,有我们家的味道,很喜欢吃。
每到冬天,我一看到煨的藕汤我就想回家,出来十几年,每到天冷的日子,就想起以前小时候在家,那时候我奶奶,我大伯,我外婆都还在世,围着家里的土灶台,煨汤的罐里冒着暖暖的热气,罐子里莲藕骨头的香味,让我舍不得离开灶屋,这个场景有时候是在奶奶与大伯家的灶台,有时候是跟着外婆的灶屋。
妈妈做的地道的炸酱面。记忆很深刻的一次,远在他方,那一天天特别冷,受了委屈,身无分文,特别想家,蒙在被窝里哭鼻子,特别想吃妈妈做的炸酱面。 那个味道很难忘,每次从外地回到家里,必须美美来碗炸酱面,附图一张,隔着屏幕都是满满的香味。





